【与bomb共生的老挝】 广州飞万象,踏上老挝的土地

0

    11月是生日月,得来一次外出的机会,为期不会太长,就在附近走走,权衡之后,定为老挝
    是旅行社提供的方案,吃住行全包(机票除外),但是需要凑够四个人,以便独立成团。想法出炉,姐妹几个一拍即合,欢快地定了下来。
    前往万象,选择了飞,从广州进出。这里说选择飞,是因为还有另一种方式前往万象,那就是铁路。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2023年4月13日,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从昆明出发,全程经昆明南、普洱、西双版纳、磨憨、磨丁、琅勃拉邦、万荣、万象8个车站,包括铁路口岸通关时间在内的全程旅行时间为10小时30分,也就是说,从昆明到万象,实现了朝发夕至。关于中老铁路以及国际旅客列车的意义,不必多说,明者自明。
    要说的,是我们的旅行。

    D1,2024年11月12日,广州飞万象,乘坐老挝航空的班机,晚点五小时抵达

    说到飞万象,从深圳、香港出发,都没有直飞航班,只有广州有。还好旅行社提供接送服务,不然来往广州会比较麻烦。
    傍晚的航班,午前即已经在路上。
    虽然都是退休空闲人员,平日却也都被家庭琐事缠绕,尤其是对家人来说,可谓个顶个都是顶梁柱。在非寒暑假、非节日的十一月,能放下一切出门去旅行,还是需要定力的。还好这个年代,在家里做主的基本上都是女人,咬咬牙,狠狠心,一剁脚,自己给自己放个假。大事小事都不是事儿~~~

   提前四小时到达广州机场,值机时间还没到,找家店吃午餐。
   发现X记水饺是真的不好吃,猪肉吃起来不像是猪肉,面皮也缺少筋道感,今后若无特别情况,再也不会选择这家店了~~~
    但说来说去,能放下一切出门,对所有人来说已经非常开心了,吃什么并不是很重要。

   离开水饺店,收到飞机晚点的信息,晚点三小时。
   思量着离开机场去附近的湿地公园散散步,又被告知值机时间是正常的,所以人还不能离开。
    只能自己找乐子,打发候机时间。

    想到可以掼蛋,并且在7-11店里找到了专用的扑克牌。
    时间靠掼蛋来打发,果然过得快一些。

    掼着掼着,发现太阳正在下山。
    没想到在候机楼里竟然追了一场落日,完美落日。对老挝,是更加向往+期待了~~~

    还有日落之后的晚霞,也是完美至极。

    没想到,飞机继续晚点,在本该已经抵达万象的时间,收到前次航班起飞的消息。
    晚到让人没有脾气。
    在登机口混到一餐盒饭,挨到晚上十点多,在晚点五个小时之后,终于登机、起飞。

    坐的是老挝航空的班机,空中飞行时间只需一个半小时。
    感觉飞机刚刚飞稳便开始发餐,然后迅速收垃圾,空乘人员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比以往乘坐的任何航班都更快。
    接着派发入境卡,大家纷纷掏出笔去填写。
    一边填资料,一边听隔壁坐着的两位讲话,说什么100块钱。以为是入境时要交给海关工作人员的,后来发现,是帮填入境卡的服务费,收费的,正是空乘人员。填资料时发现有一项不会写,去找空乘人员询问,发现机舱后面的帘子拉得紧紧的,且有一位乘客在把守。说明原因后,帘子被拉开一小角,发现几名空乘人员站成一排,每个人的面前都是纸,个个都在奋笔疾书,场面何其壮观,被强烈地震憾到了。
    回到座位上,和隔壁确认,说是每本护照付了50块钱。原来外快还可以这般赚,真是开眼界啊~~~
    也得知,隔壁的两位并不会写字,且不认字,而且同班飞机上属于这种情况的远远不止隔壁的两位。猜想,需要请人帮忙填写入境卡的这些人,一定不是去老挝旅游的,否则会有领队代填。那么是去打工吗?好奇地问,对方只是讪讪地笑,不予肯定。也能理解,生活不易,对这些人来说,不节外生枝,不给自己找麻烦,是最最首要的。

   很快,便到达万象瓦岱国际机场,老挝文字出现眼中,弯弯绕绕的,一个都看不懂。

 ‌   除了老挝文字,还有东盟十国的国旗。
    关于东盟十国,大家都不陌生,由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和越南这十个国家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立于1967年,总部位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地接,名为林彩云,也是提前至少五个小时到达的机场。彩云是地地道道的老挝人,在云南留过学,名字是中文老师起的,中国话说得非常赞,且会用中国拼音打字。
    拖着行李走出来,彩云已经在看着我们了,笑眯眯的,无需对暗号,即对得上号,这是与职业有关的经验积累和聪明智慧。
    虽然时间已经不早了,还是拍了张图,做为到达老挝的纪念。说到拍照,彩云带我们到了一幅画前,说这一处比较经典,事后证明,的确如此。当然了,这是后话。

    机场离酒店并不远,晚上不塞车的情况下,十几分钟可达。
    经过一条灯火通明的街道,彩云说那条路直通凯旋门,如果对夜景感兴趣,可择日来拍。
    时间太晚了,直落酒店休息。
    酒店名为万象生活中心地标酒店(Landmark Vientiane Life Center),属当地四星。

   房间看着还算干净,有一张床可供睡眠,已经非常满足了。

    同房间的大姐发现行李箱的密码乱掉了,打不开。想着国内的家人已经入睡,便未打扰,准备睡醒了再解决密码的问题。
    好歹,是到了老挝,虽然飞机晚点了五个小时,虽然行李暂时打不开。
    老挝与中国之间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北京时间更快,比如北京时间的早上七点,是老挝时间的六点。

    既然到了老挝,不妨多说几句,关于老挝这个国家的基本信息:

    世界上共有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别是中国、古巴、朝鲜、越南和老挝
    做为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的老挝,全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简称“老挝”,旧称“寮国”,位于中南半岛北部,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和中国排名第九的广西省面积相仿(23.76),共有17个省、1个直辖市,首都是万象
    下面是老挝地图:


    老挝是妥妥的内陆国,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临越南,西北毗邻缅甸,西南毗邻泰国。
    这里又牵扯出金三角的概念。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位于泰国、老挝和缅甸三国交界处,以湄公河为主要自然分界线,涵盖了泰国北部的清莱府、缅甸的掸邦和老挝的博乔省,以其复杂的地缘政治、文化融合和历史而著名。
    金三角的具体位置见下图:

    老挝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东盟成员国,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10+1)及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成员。
    做为中南半岛北部唯一的内陆国家,老挝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盛产柚木、花梨等名贵木材。工业、服务业基础薄弱,水利资源丰富,能源开发(尤其是水力发电)和旅游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老挝的主要出口产品有电力、咖啡、木材和矿产品。在外国投资方面, 中国、泰国和越南是老挝的主要投资国。  

    老挝的总人口,2024年估算为约720万,每平方公里约30人,是东南亚人口密度较低的国家之一。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湄公河沿岸地区和城市,如万象、琅勃拉邦等,而山区和森林地区人口较为稀少。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23年老挝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8.89岁,其中男性67.12岁,女性70.66岁,这一数据反映了老挝在医疗卫生和生活条件方面的持续改善。
    老挝和中国一样,有很多少数民族,目前官方认可的民族共计49个,这些族群又细分为多个小的支系或群体,如果按照细化的族群或支系划分,数量可能会接近106个甚至更多。
    按照语言和文化特点,这些民族大致分为以下三大主要族群:
    1. 老龙族(Lao Loum),占比约67%,主要分布在低地地区,特别是湄公河流域,语言是老挝语。老龙族是老挝的主体民族和政治主导力量,信仰上座部佛教。
    2. 老腾族(Lao Theung),占比约22%,主要分布在丘陵和中部山区,语言是属孟-高棉语系。老腾族被认为是老挝最早的居民之一,主要从事农业,尤其是刀耕火种式的种植方式,信仰自然崇拜和传统宗教。
    3. 老松族(Lao Soung),占比约10%,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和高原地区,语言属苗瑶语系和藏缅语系,代表民族是苗族(Hmong)和瑶族(Yao)。老松族以高山农业和畜牧为生,某些民族曾与历史上的鸦片种植和金三角地区的活动相关联,信仰包括自然崇拜、基督教以及传统宗教。
    老挝的多个少数民族与中国少数民族存在直接的族群联系,特别是苗族、瑶族和傣族,还有佬族、拉祜族、侗族和布依族。这些民族的文化、语言和风俗在两国边境地区表现出高度相似性,是研究中南半岛与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线索。

    老挝的官方语言老挝语(Lao),属台-侗语族(Tai-Kadai family)的台语支,与泰语十分接近,在语法、词汇和发音上相似度很高,母语为老挝语的人通常能较容易地理解泰语。作为行政、教育和媒体的主要语言,老挝语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老挝有自己的文字,老挝文字(Lao script)是一种音节文字系统,具有独特的书写结构和特点。老挝文字源自印度婆罗米文字,与泰文、柬埔寨文和缅甸文有共同的起源,同时又发展出自己的特点,以28种元音符号和22个辅音字母结合的音节文字为特点,具有声调系统,共6个声调。
    老挝文还有自己的传统数字系统(老挝数字),与印度数字系统关联如下:
    ໐ (0)、໑ (1)、໒ (2)、໓ (3)、໔ (4)、໕ (5)、໖ (6)、໗ (7)、໘ (8)、໙ (9)。
    有人说老挝的文字像是大象的鼻子,
历史上老挝曾被称为“百万大象之国”(ລ້ານຊ້າງ,Lan Xang),意为其强大与繁荣。大象被广泛用于农业、运输和战争,深深融入老挝的文化和审美中,被视为力量、智慧和王权的象征。
    老挝文字中的某些字母具有弯曲、流畅的线条,确实类似于卷曲的大象鼻子,比如:字母 ງ(ng) 的形状,常被认为像一只大象鼻子弯曲下来。而字ດ(d) 也有类似的弧形结构。老挝文字的起源与佛教经典和婆罗米文字有关,婆罗米文字的圆润笔画本身就容易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线条,包括大象鼻子的柔和曲线。
    老挝文字与“大象鼻子”的关联性,更多是文化和视觉上的象征关系,代表了文字形状的流畅和柔美,同时也反映了大象在老挝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正是这种联系,赋予了老挝文字更多的文化意义。  

   接着说老挝人的信仰,属佛教中的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Buddhism)。座部佛教是佛教三大传统之一(其他两大传统是大乘佛教和金刚乘佛教),是最古老的佛教传统,可追溯到佛陀涅槃后不久的第一次结集,保留了早期佛教的教义,被视为佛陀最原始教法的继承者。上座部佛教巴利文三藏为经典基础,强调戒律、禅定和智慧,其核心教义强调个人解脱,追求成为“阿罗汉”(从轮回中彻底解脱的人)。上座部佛教注重严格的戒律和个人修行,崇尚上座长老的权威,维持佛陀教法的原貌,是当今东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的主流宗教形式。
    导游却说,老挝人信仰的是小乘佛教。好奇之人,难免细查,原来,“小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这两个名称在许多情况下被混用,说明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但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因
含义和使用背景而有所不同,主要差异在于历史语境、名称来源和文化视角等几个方面:
   1. 名称来源与背景
    小乘佛教:“小乘”(梵文:Hinayana,意为“小的车乘”)这个名称不是自称,而是由大乘佛教在宣传其“普度众生”的理念时提出的对比概念,是大乘佛教对其他佛教流派的一种称呼,具有贬义色彩,主要用来指早期佛教或未接受大乘思想的佛教流派。
    上座部佛教:“上座部”(巴利文:Theravāda,意为“长老之教”)是现代南传佛教的主流自称,是以保留原始佛陀教义为核心的佛教传统。
    2. 含义与态度
    小乘佛教:通常指那些以个人解脱为目标、不追求普度众生的佛教修行者或流派。大乘佛教认为“小乘”修行范围较小,仅局限于自我解脱,这一称呼带有明显的评价意义。
    上座部佛教:强调延续佛陀的原始教法,注重通过修行达到个人解脱(阿罗汉果),不接受“大乘/小乘”的区分,认为自己就是正统的佛教传统。
    3. 教义与目标
    小乘佛教:不强调普度众生,修行范围较个人化,所以在大乘佛教的框架中被定义为以个人解脱为最终目标,强调成为阿罗汉而非成佛。
    上座部佛教:教义主要基于巴利三藏(《律藏》、《经藏》、《论藏》),以“解脱轮回”为核心目标,不认同被称为“小乘”,而是认为自身保留了佛陀最原始的教法。
    4. 地理分布与历史演变
    小乘佛教:作为一个历史术语,泛指所有未接受大乘思想的早期佛教部派,分布于印度及周边地区,包括上座部派、大众部派等。
    上座部佛教:与“南传佛教”同义,是继承和发展的早期佛教部派之一,也是现存的唯一早期佛教传统,盛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地。
    5. 贬义与自我认同
    小乘佛教:带有贬义色彩,因此在现代佛教对话中不再使用,更多地被学术界和宗教界替换为中性词语“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
    上座部佛教:是一个中性或自我认同的名称,强调对佛陀教法的忠实传承,与“小乘”无直接关联。
    6. 现代视角
    在现代佛教语境下,“小乘佛教”已逐渐被弃用,因其带有不平等的历史评价,而“上座部佛教”则被认为是对南传佛教的尊重和准确表述。
     总体来说,
小乘佛教是一个历史概念,常被用作对早期佛教流派的泛称,但带有大乘佛教的主观评价。而上座部佛教是一种具体的佛教传统,与小乘无直接关联,是现代南传佛教的核心传统。所以在讨论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小乘佛教”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文化敏感性。
    在信奉上座部佛教的老挝,没有偷抢(艰于老挝人),没人打架,没有假币、假药、假烟、假酒,除了首都万象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红绿灯,因为人人懂得礼让,人人都在度自己;人在做,佛在看;人在说,佛在听。


    老挝的货币基普(Lao Kip,简写为LAK),此时老挝基普(LAK)与人民币(CNY)的汇率约为:
    1 人民币 ≈ 3,032 老挝基普
    1 老挝基普 ≈ 0.00033 人民币
    在老挝,人民币和美元现金是可以使用的。
    在老挝旅游,需要支付小费,一般为每天10元人民币。
    老挝人的实际收入因职业、地区和个人情况而异,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和医生的月薪通常在人民币800元至1200元之间,而
在小城市,许多人的月薪可能仅为人民币600元左右。因此,老挝的工资水平总体较低,但生活成本也相对较低。
    此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新冠疫情的话题。在新冠疫情的初期,老挝政策反应迅速,关闭了大部分国际口岸,限制人员流动,防止病毒输入。因气温高,风大,老挝的累计新冠死亡病例只有1000例左右,而中国是10万,美国则超过百万。2022年5月9日,老挝正式宣布放宽新冠防控措施,恢复签证申请,包括落地签证和电子签证服务,对国际游客开放所有陆地和空中入境口岸,在新冠疫情背景下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
    全球性的新冠疫情,对老挝的经济同样造成了多重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旅游业受创、贸易受阻、外资减少、政府债务压力加剧等等,这些,都无疑会加重老百姓的生活负担。

    既然来到了老挝,不妨也关注一下老挝的饮食文化,其代表性美食有以下几种
    糯米饭(Khao Niew):是老挝的主食,搭配各类菜肴。
    老挝烤鱼(Ping Pa):用香料腌制并炭火烤制的湄公河鱼。
    老挝沙拉(Larb):用香草、辣椒和柠檬调味的肉末沙拉。
    塔米河粉(Khao Piak Sen):类似越南河粉的老挝版。
    特色饮品:老挝啤酒(Beer Lao)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誉为东南亚最好的啤酒之一,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亚洲最佳啤酒之一,此行喝了三只,口感确实很赞。
   
    老挝的旅游景点,最著名的集中在下面几处:
    1、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双遗产所在地,以其佛教寺庙、法式建筑和自然风光而闻名,推荐景点有香通寺、普西山、光西瀑布。
    2、万象(Vientiane)
    做为老挝的首都,充满了法式殖民风格的建筑,推荐景点有凯旋门、塔銮寺、湄公河畔夜市。
    3、万荣(Vang Vieng)
    是户外活动的天堂,以喀斯特地貌、河流漂流和溶洞探险而著称。
    4、四千美岛(Si Phan Don)
    位于湄公河南端,有宁静的岛屿风光和罕见的湄公河豚。
    5、占巴塞高原(Bolaven Plateau)
    是知名的咖啡种植区,拥有壮丽的瀑布和宜人的气候。
    此行我们只到了万象、万荣和琅勃拉邦三处,因为是旅行社安排的路线,感觉过于常规了,缺少个性化,而且说是不购物,还是一次次地把我们带去药品、咖啡、首饰商店,而这些时间,如果是自由行,一定是会安排给历史建筑和自然风光的。

  老挝的历史深受东南亚文化和历史大背景的影响,从早期文明到现代国家的形成,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简化版的归纳如下:
    1353年,建立的澜沧王国是老挝历史的鼎盛时期,1893年澜沧王国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1945年10月12日宣布独立。1946年,法国再次入侵。1954年7月,苏联、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五国外交会议上,与会各国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法国从老挝撤军,不久美国取而代之。1962年,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75年12月2日,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更详细版的历史概述如下:
    1. 早期历史(公元前2000年 – 公元9世纪)
    史前文化老挝境内发现了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址,表明这一地区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有人类活动。
    印度文化的传播公元1世纪至9世纪,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老挝地区出现了印度教和佛教遗迹。这一时期的小国主要集中在湄公河流域,与邻近的高棉帝国有文化和经济联系。
    2. 澜沧王国时期(14世纪 – 18世纪)
    澜沧王国的建立:公元1353年,老挝的历史进入重要的王国时代,由法昂(Fa Ngum)建立了澜沧王国(Lan Xang),意为“百万大象之国”。法昂统一了老挝地区,使其成为一个强大的王国,首都最初定在琅勃拉邦。
    佛教的兴盛法昂引入上座部佛教,奠定了佛教在老挝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修建了大量佛教寺庙,包括著名的塔銮寺
    鼎盛时期: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澜沧王国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强国,与泰国、高棉和越南等邻国保持着复杂的外交和军事关系。在国王苏里亚旺萨(Sourigna Vongsa)的统治下,王国达到鼎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分裂和衰退:公元17世纪后期,由于内部王室争斗,澜沧王国分裂为三个小王国,分别是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
    3、暹罗国入侵(18世纪末-19世纪)
    分裂后的国力变弱,18世纪末,
暹罗(泰国)开始对老挝的这三个王国施加影响力,特别是在1767年,缅甸军队攻陷大城(暹罗的首都)后,暹罗重新崛起,并逐步扩展势力到老挝地区,最终于1779年入侵老挝,暹罗军队占领了万象,通过控制老挝王国的君主来实施间接统治,同时也在湄公河流域强化了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影响力。老挝的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王国都成为暹罗的附属国,必须向暹罗朝贡。这期间,老挝的许多珍贵文物,包括著名的玉佛,被掠夺至曼谷,至今仍存放在泰国的大皇宫中。
    老挝起义与镇压1827年,万象国王安努翁(Chao Anouvong)试图反抗暹罗的统治,发起独立战争,最终失败,导致暹罗军队彻底摧毁了万象城,将大量老挝人口迁移到湄公河以西的泰国领土。
    4. 法属殖民时期(19世纪末 – 20世纪中期)
    法国殖民统治的开始:公元19世纪末,法国为了扩大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于1893年与暹罗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法暹条约》,规定暹罗将湄公河东岸的所有领土(包括老挝的主要区域)割让给法国,从而使老挝成为法国的殖民地,脱离暹罗的控制。法国人将老挝纳入了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对老挝的开发相对较少,将其视为战略缓冲地带。
    文化和经济的变化殖民时期,法国引入了现代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但老挝社会仍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滞后。法语成为上层社会的交流语言,老挝传统文化继续保持独立性。
    民族主义和独立运动20世纪初,老挝出现了民族主义意识,并在二战后加速发展。
    5. 老挝独立与冷战时期(1953年 – 1975年)
    独立建国1953年,老挝从法国殖民统治下独立,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然而,冷战期间,老挝成为美苏对抗的焦点之一,卷入了越南战争。
    内战与冲突老挝国内爆发内战,主要在亲西方的老挝政府和共产党领导的“老挝人民革命党”(Pathet Lao)之间进行。老挝成为越南战争中轰炸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投下的未爆弹药至今仍对当地民众造成威胁。
    6.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成立(1975年至今)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75年,老挝人民革命党赢得内战,推翻君主制,建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新政府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与苏联和越南保持密切关系。
    改革与开放1986年,老挝开始实行经济改革(类似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国际关系方面,老挝加强与东盟成员国的合作,并在1997年加入东盟。
    现代化与挑战老挝在21世纪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仍是东南亚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如中老铁路)、旅游业发展和资源出口成为经济的重点。
    总体来说,老挝以其丰富的佛教传统和“百万大象之国”的历史闻名,同时也因近现代复杂的历史而受到关注。老挝的历史是一部从古代王国到现代国家的演变史,展现了其在东南亚文化、宗教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角色。

    在以上关于老挝的历史中,出现了“冷战”和“越战”字样。此系列标题中“bomb”,便是与冷战有关的炸弹,如果不是踏上了老挝的国土,不会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听来,怵目惊心。

   先来了解一番冷战:
   冷战(1947-199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持续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对抗。这场对抗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虽未发展为直接的军事冲突(即“热战”),但却在多个地区引发了局部战争、间接对抗、代理战争以及严重的核对峙,其背景、主要事件和影响都深刻地塑造了20世纪的国际关系。
    冷战的起因在于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和苏联成为两大超级大国,彼此的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显著。美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国家,而苏联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双方在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社会价值观和军事战略上存在巨大的对立。
    意识形态方面,美国倡导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支持个人自由和私有产权;而苏联则提倡社会主义经济、共产主义政治理念,强调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和阶级斗争。冷战的核心就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世界观的对立。
    随着冷战的展开,核武器成为美国和苏联对抗的核心工具,两国在核武器的研发和部署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冷战也因此常被视为核时代的对抗。
    冷战的主要事件包括:
    1、铁幕与欧洲分裂1945年后,欧洲分裂为东、西两个区域,东欧地区大多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东欧的共产党政府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而西欧则得到美国的扶持,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946年,丘吉尔首次提出了“铁幕”一词,形容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隔阂。
    2、柏林危机(1948-1949)柏林作为冷战中的焦点之一,曾经历过多次危机。1948年苏联封锁了西柏林,试图迫使西方盟国撤离。美国和英国则通过空运向西柏林提供物资,最终苏联被迫解除封锁,柏林危机以西方的胜利而告终。
    3、朝鲜战争(1950-1953)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第一场热点战争。北朝鲜(苏联支持)与南朝鲜(美国支持)之间爆发战争,朝鲜半岛的分裂成了冷战的重要前线。战争最终以停战结束,朝鲜半岛仍然分裂,南北朝鲜成为冷战期间两大阵营的代表。
    4、古巴导弹危机(1962)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最接近核战争的一次对抗。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美国发现后要求苏联撤除导弹。虽然最终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但这次危机仍使冷战的紧张程度达到了顶点。
    5、越南战争(1955-1975)越南战争是冷战的一个重要战场,北越得到苏联和中国的支持,而南越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希望阻止越南北部的共产主义扩张,但最终未能成功,越南在1975年统一,成为共产主义国家,这一失败对美国和西方阵营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6、阿富汗战争(1979-1989):这场战争是苏联与美国间接对抗的另一个重要战场,美国通过支持阿富汗的反抗力量(例如穆贾希丁)对抗苏联。苏联则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企图支持亲苏的阿富汗政府抵抗反叛武装。这场战争最终导致苏联的失败,加剧了其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冷战的特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代理战争冷战期间,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常常不直接交战,而是通过支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力量间接进行对抗,战场可能出现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便是这些“代理战争”的典型。
    2、军备竞赛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军备竞赛是冷战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尤其是在核武器的研发上。两国不断扩充军备,发展核潜艇、洲际导弹等高科技武器,互相威胁,并建立起核威慑的局面。
    3、空间竞赛美国和苏联不仅在地面和空中展开对抗,还在太空领域展开竞争。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开启了太空竞赛。美国随后在1969年成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标志着美国在太空竞赛中的胜利。
    4、意识形态宣传冷战期间,美苏双方通过广播、电影、出版物等方式,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敌对阵营的批判。美国通过好莱坞等文化出口,传播资本主义和民主理念;而苏联则通过共产国际等渠道,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
    5、
核威慑与“相互确保摧毁”冷战时期,核武器的存在使得两国对抗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即相互确保摧毁(MAD)。美国和苏联都拥有足够的核武器摧毁对方,但又不敢先发制人,因为核战一旦爆发,两国都无法幸免。因此,冷战也被称为“冷的战争”,即双方虽然敌对,却避免了直接冲突。
    冷战最终以戈尔巴乔夫改革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而结束:
    19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旨在改善苏联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这些改革导致了苏联国内的动荡,同时也促使东欧国家的共产主义政权逐渐垮台。
    1989年,东欧国家爆发民主运动,柏林墙的倒塌成为冷战结束的象征。东德政府宣布开放边界,最终导致东西德统一。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正式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全球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球化进入了一个美国主导的时代。

    美国与苏联之间为期约半个世纪的对抗虽然结束了,但许多冷战时期的对抗依然影响着今天的国际政治格局。例如,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中东地区的冲突,都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的对立。

    接下来了解一番做为冷战时间主要事件的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又称越南抵抗战争或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主要发生在越南、老挝和柬埔寨,是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阵营间的代理战争,涉及多国军事力量,且对越南及其邻国造成了深远影响。
    关于越战的背景
    越南曾是法国的殖民地,直到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了越南。战后,越南独立运动开始加剧,特别是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劳动党(后来的越南共产党)。越南共产党与法国殖民者进行长达8年的独立战争,即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46-1954年),战争最终以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告终,越南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北方由共产党领导,南方由亲美政权领导。
    在冷战的背景下,越南分裂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北越(由胡志明领导)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南越(由美国支持)。北越得到苏联和中国的支持,南越则得到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美国从1950年代末开始支持南越政府,以遏制共产主义扩散。随着1964年“东京湾事件”的发生,美国加大了军事介入,直接参与了战斗。
    越战中的重要战役包括:北方的“春节攻势”(1968年):北越发动的全面进攻,震惊了美国公众并促使美国舆论转向反战。美军的“滚雷行动”和“白头行动”:美国通过大规模的空袭和化学武器(如橙剂)来打击越南北方和南方的游击队。美军撤退与北越攻占西贡(1975年):随着美国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美国在1973年签署巴黎和平协议,开始撤军。1975年,北越发动大规模攻势,最终攻占了南越首都西贡,南越政权崩溃,越南统一。
    越战的影响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
人员伤亡与社会破坏:估计战争造成了300万至400万越南人的死亡,5.8万美国士兵在战争中丧生,另有约 7.5名美国士兵受伤,造成了长期的残疾。战争还导致了大量的平民伤亡和社会经济的极大破坏。政治与社会变革:越南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激起了广泛的反战运动,也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分裂。越南的战后重建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济在战争后期和战后的数十年里遭受了严重影响。冷战格局:越南的统一被视为共产主义的胜利,这加剧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
    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统一成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战争的创伤和经济的困难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1980年代末,越南才开始进行改革,走向市场经济,并逐步与世界其他国家恢复外交关系。越南战争对世界历史,尤其是对美越两国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是研究冷战历史和现代战争的重要课题,也为后来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提供了重要经验教训,特别是在游击战和非对称战争的领域。

   最后说到的是越战与老挝的关系
   在越南战争期间,老挝扮演了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角色,尽管老挝本身不是越战的核心,但其地理和政治特点使其成为冲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越战中的角色反映了冷战时期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复杂地位。
    1. 老挝的地理与战略重要性
    老挝位于中南半岛的核心地带,与越南、柬埔寨和泰国接壤。北越利用老挝境内的胡志明小道作为兵员和物资输送的关键通道,将其用于支援越南南方的越共力量(南越民族解放阵线),这使得老挝成为美国和北越争夺的重要战区。
    2. 老挝的政治局势
    老挝内战(1959-1975年):越战期间,老挝国内也发生了一场内战,主要是由亲美的老挝王国政府与北越支持的老挝巴特寮(Pathet Lao)之间的斗争。
    巴特寮与北越的关系:巴特寮是老挝的共产主义组织,与北越关系密切,接受北越的军事支持并协助其使用老挝领土。
    美国对老挝的支持:美国支持老挝王国政府,向其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并派遣中情局(CIA)秘密组织部队协助老挝政府军。
    3. 美国对老挝的轰炸
    为切断北越的补给线,美国对老挝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秘密轰炸行动(称为“秘密战争”)。1964年至1973年间,美军共投掷了200多万吨炸弹,使老挝成为历史上被轰炸最严重的国家。
    战争结束后,老挝仍然有大量未爆炸的集束炸弹,这些炸弹至今仍然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
    4. 老挝的人民遭受的影响
    战争期间约有20万老挝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许多人逃往邻国,尤其是泰国,或成为国际难民。
   战争还摧毁了老挝的大量基础设施,农业和农村地区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地方至今仍未完全恢复。
    5. 战后影响
    随着越战的结束和美国的撤军,巴特寮在1975年占领老挝全境,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战后,老挝成为越南的紧密盟友,两国签署了友好条约,越南在老挝的政治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虽然战后的老挝逐渐恢复,但战争的创伤对其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仍有深远影响。
    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还包括
未爆炸弹,对老挝的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长期障碍。

    关于本系列的标题,重点来了: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在老挝境内共投下了约270万吨炸弹,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被轰炸最严重的国家。这些炸弹主要是在1964年至1973年之间的秘密战争(未被公开讨论,也未得到国会授权)中投下,目标是切断北越的胡志明小道,以及打击老挝的巴特寮(Pathet Lao)力量。
     在九年时间里,美国平均每8分钟就在老挝投下一次炸弹,总计进行了超过50万次轰炸任务。
    轰炸区域主要集中在靠近越南边境的老挝东部地区,例如川圹省、沙湾拿吉省和阿速坡省,胡志明小道及其周边地区是重点目标。
    主要集束炸弹,约投放了 2亿枚子炸弹,其中大约 30%没有爆炸,成为战争后未爆弹(UXO)的主要来源,另有高爆炸弹、燃烧弹(如凝固汽油弹)等其他类型的炸弹。
    炸弹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是深远的,据估计,约8000万颗未爆炸弹仍然埋在老挝的土地中,分布在全国17个省份中的15个,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安全构成持续威胁。
    亲手拍下的图,更能说清楚:

    自战争结束以来,未爆弹已导致超过 2万人伤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时至今日,每年还会有约50人死于哑弹爆炸,其中40%是儿童。每一个美国炸弹内都有上百枚小炸弹,“那些小炸弹就跟网球一样大小,很多小孩儿把它们当做玩具抛来抛去,而这是这些炸弹爆炸的主要原因。”而农民也是受灾最严重的群体之一,80%的老挝人靠农耕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去那些埋藏着哑弹的土地上劳动。拾捡炸弹时爆炸、耕作时误触等,都会造成意外。大批幸存的受害者失去了劳动能力,使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老挝是农业国家,轰炸破坏了大片耕地,因大量土地被炸弹污染而无法耕种,对老挝的农村经济和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尤其是高爆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如“白磷”),更是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减少了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受污染地区的人口则难以摆脱贫困,因为土地不可用,居民也面临安全威胁。
     遍布未爆弹的土地,更是限制了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清理未爆弹需要高昂的成本,延缓了老挝的经济复苏进程。
    全老挝大约有80万公顷的土地受到未爆弹污染,至今仅有不到1%的区域完成清理。清理技术要求高,耗时耗力,更耗财,而老挝并没有这些钱,所以资金要依赖国际援助。
    从1990年代开始,多个国家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参与了老挝未爆弹的清理工作,每年约清除 10万件未爆弹,但全面清理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
    美国近年来也加大了对老挝的援助力度,这里要说到奥巴马。2016年9月,奥巴马在结束杭州G20峰会后,前往老挝访问并出席东亚峰会,成为第一位访问老挝的在任美国总统。访问的历史背景,就与这些未爆弹UXO有关。奥巴马承诺提供 9000万美元(为期3年)帮助老挝清理战争遗留的未爆弹,并资助相关的受害者援助项目。

   
    炸弹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成为了老挝人民在战争后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出于生存需求,也有时是出于对资源的再利用。
    未爆炸物(UXO)拆除后,被老挝人以多种方式利用,包括金属回收,许多老挝家庭和社区会搜集未爆炸炸弹中的金属部件,尤其是钢铁和铝材。这些金属被用来作为建筑材料,作为小屋的支架或墙体,甚至是地基,也可被回收用于制造工具、武器和其他生活用品。例如,炸弹外壳的金属可用来制作锅、铲子或其他简单的农具。特别是战时,由于资源匮乏,许多老挝人用炸弹部件来制作刀具、砍柴工具等,甚至可以当船来用。

    战后,许多老挝村民由于缺乏资源,生活条件艰难,一些人甚至会将未爆炸的炸弹拆解来获取火药,作为日常生存的工具或防御武器。这种被“再利用”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未爆炸的炸弹往往未被专业清理,存在极大的爆炸风险。许多人在处理这些炸弹时会遭遇意外伤害,特别是儿童,由于好奇心,许多孩子会接触炸弹,从而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好吧,本想去老挝游个行,不想却掀开了8000万枚炸弹的话题。与炸弹共生的老挝,难免沉重了些。

 

 

 
阅读(50)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