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2016年6月3日,轻井泽小濑温泉的清晨,遇到觅食的狐狸,闲逛轻井泽小街。进入东京的人潮人海中,品尝一蘭拉面和蟹道乐,邂逅浅草寺的人流和东京塔的华丽灯光
轻井泽小濑温泉的清晨,早早地,就被从窗子里射进来的明亮阳光叫醒。
尽管阳光好好,却感觉气温极低。昨晚洗的小衣襟的衣裤,还湿嗒嗒地没有干的意思。开了暖风,吹干的同时,也让屋子里变得温暖起来。
去阳台上伸懒腰,发现同时伸进来的,还有枫叶。
若是秋天枫叶红了的时候再来,那么这阳台上的风景,又该是如何醉人的景象呢?
而此时,枫树,正在开花。
真不知枫树也是会开花的,浅浅的淡淡的,嫩黄中透着粉,像蝴蝶的翅膀,在斜斜的阳光中,翩翩地飞动。旅行中的时光,总有美,不经意地出现。
如此明媚,阳光袅袅的阳台,小衣襟也喜欢,坐在椅子上玩又厚又重又硬的木底大拖鞋,也是玩得风声水起,不亦乐乎的。
把昨天买的长裤套了两层,然后下楼,去感觉山间清晨的美好。
昨天还习了一只黄色的飞碟,小衣裤正好拿来练手。
酒店占地面积不小,周围再无其他人家,外景完全掩映在一片青翠之中。
再往里走,完全是没有开发的森林。
日本虽然人口多,森林覆盖率却有67%,同样的指标中国只有21%。不开发,哪怕一棵树,所需完全进口,这是日本生态如此之好的真正原因,而这一点,咱中国人都知道。
生态环境上优、森林覆盖率高,所以,在深圳已经热得快透不过气来的夏天,这里的最低温度只有2度,早上7点钟大太阳之下的温度也只有6度,所以我才一直嚷着冷,是真的冷。
花树下,纷纷的落花,装扮得脚下的小路都红艳艳的。轻轻的落步,唯恐踩碎了花儿的晨梦。
转了一小会儿,回到餐厅吃我们的早餐,总是花样繁多,却清淡无油吃不太饱的状况。若久居日本,身体各方面一定棒棒的,不用担心这个高那个高的,也会像日本人一样长寿。
小张的车子提前来接我们了,见到哥哥,小衣裤就开始起腻,追着哥哥,要哥哥也和她一起玩飞蝶,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小张哥哥说,刚刚来酒店的路上,遇到了一群鹿,还拍了照片给我们看。
为了与森林原著民的奇遇,我们决定走路到路口,以免车子惊扰。
而小衣裤喜欢骑在爸爸的脖梗上。
我们出发时,日已上三竿,动物们都已经结束了晨练,午休去了,所以这一路,并没有奇遇发生。
通往酒店的小路口,立着酒店的标志牌,还有一个同名的公交站点。日本的公共交通发达,公交可以涵盖所有的地点,百闻一见。
小张的车子驶过来,上了车,没踩几下油门,就遇见一只狐狸,正小心地穿过马路,见我们的车子慢下来,也跟着慢慢地贴过来。
小心地摇下车窗,而小狐狸就眼巴眼望地望着我们,并不害怕,也不急着离开。
也许是饿了吧,把小衣襟的奶豆抛出去,果然,狐狸吃了,然后做出向森林里躲闪的动作。不过,又慢慢地回来,还是想要吃的。
把奶豆都给了那只狐狸,然后才接着我们的路途。
离开轻井泽前,我们想到小街上去逛一逛,因为感觉小镇的街,很风情,有平时不得见的景,也有可人的小物件。
小张把我们放在旧轻井泽食堂的路口,然后他去找地方停车,让我们自己逛。
小街不长,店铺都已经开始营业,公交、邮局、杂货店、影楼、教会、幼稚园、木器行等等,样样俱全。
也有三轮车夫,驾着他的看上去很贵族、很豪华的大轮车。有乘客前来体验,乐呵呵地拉起就跑,从表情上看,并没有高低贵践的区别。
在杂货店,还见到了日本人的餐食中离不开的做大酱汤的原料——大酱,一包包的,很干。说是把这酱拿过来冲上热水,就成了大酱汤。
水果店门前见到“很甜哦”三个字,那个“哦”字可是近些年才火起来的词,不知道是日本人也习惯了这么说话,还是单单是写给中国游客看的。
在一家木制品商店里,停留的时间稍稍久了些。每一件器具,包括笔筒、果盘、相框、首饰盒、梳子等等,制作都极为精美,有着浓浓的日式风格,具有勾魂的效果。
只是价格都比较昂贵,应该是原材料本身贵,再加上日本手艺人的工钱也贵的双重原因吧。太败的事情,咱还是少做吧。
还有一家Hello kitty专营店,摆满了可爱的小粉、小红、小黄,穿着和服,配着樱花,日式风格渲染得太浓了。
还有湿了就会现出 kitty图案的雨伞,好看也很有趣。
店门口还摆着一只会学人说话的电动kitty,对着她说什么,她就会回复什么。
大人喜欢,小衣襟也喜欢,够不着,就抬高了头,也试着和她说话。
但凡小衣襟感兴趣的东西,买买买。要不然怎么办呢,人家提着篮子就撒手。
走进写真馆,对日式风格的着装很感兴趣,也和老板聊了好一会儿。
只是担心换装、化妆等过程耗时过长,加上日本人工作时的认真劲,怕是赶不了时间,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
但是这一个清晨的闲逛,还是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回到小张的车上,我们就要离开轻井泽,赶往东京了。
对轻井泽的印象,留在了大森林里,还有枫树。或许,枫叶红时还会再来吧。
车上的小衣襟手里,捧着一大串葡萄,谈不上洗,就直接吃吧。葡萄汁不像巨峰那样粘手,味道清淡些,微微的甜,透着一股玫瑰般的香,但又和新疆的玫瑰香葡萄味道不同。
路途中,小衣襟又睡着了。
很快就到了东京。
小张是1991年的,人不大,车子却开得极稳。自从上了他的车,就没出现过急刹车、颠簸等让乘坐者感觉不适的动作。
小张的生活、学习地点就在东京市内,所以对东京非常熟。
东京是大城,好吃的也多,我们能想到的是一蘭拉面和蟹道乐,都是网上流传的。
中餐,小张安排了一蘭拉面。
停好了车子,穿过火车道下面的隧道,就是一家一蘭拉面店。
店铺的风格是大红,配色是绿和黑。
果然是人气餐厅,宣传页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第1位”,日本国民都最喜欢吃的拉面。
点餐,都是通过机器的。
我们的领队已经非常熟练了,不过还是要征求小张的意见,因为他更懂得行情,接受他的推荐,准保美味在前方。
又说到洗手间了,发现洗手间的墙上,安了若干纸巾筒。之前也有注意到,所有的洗手间,都不只有一筒纸巾,而是堆放着其他几卷未拆封的纸巾。猜想,应该是5S管理的需要吧,清洁工人在打扫洗手间的时候,把纸巾多放几卷,这样就省去了时不时要去洗手间检查纸巾的使用和剩余情况的动作和时间,而如厕者也不会遇到纸巾用完了的尴尬。
我们到的巧,下完单,就有工作人员领我们到了座位上,无需长时间等位。要知道,这间24小时营业的餐厅,生意可是火火的哦,座位又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上一个客人不离开,下一位客人就要等。
店里的光线不是有些昏暗,座位是卡座,设在长长的过道的一边,每一个座位的两边都有木板隔开,一排大概不足十个的样子。过道的另一边是墙壁,钉了一排挂钩,还有衣架,是供客人挂外套或者大衣的。墙壁的底部还有一排凹槽,可放旅行包、公文包等不便于挂起的随身物件。
用来吃面的那卡座,并不算宽,小衣襟坐下来,都不会显得空间很大,可以想见若是大胖子坐下来,会是什么情形了。只是在日本,基本上见不到什么胖子。
正是因为这种卡座的设计,才成就了“一个人也可以吃拉面”,以及“专心吃面”的拉面文化,小隔间设计,即与众不同,又体现了私密性,是单身人士就餐的福地。
坐下后,面前的挡板就开了一道缝,里面的工作人员递过来一张纸,让客人勾选,内容大体涵盖拉面的份量、软硬程度、汤底浓度、要不要加蒜之类的,根据个人的喜好打勾就好了,很是体贴哦。
工作人员把这页纸拿走后,那块档板就合上了。
再打开的时候,面条就摆在了面前。
跟面条一起递进来的,还有一页纸,上面有个名词叫做“替玉”,就是吃完了面没吃饱或者没吃够,再加一些的意思,可以加面,也可以加配菜。替玉,就加在碗里剩下的面汤里。
因为进门的时候是通过机器投币完成的购买行为,这里要加替玉的话,就要把现金一并奉上。
左边的角角里,还安有饮用水笼头,下面放了杯子,可根据需要取用。
一蘭拉面始创于1960年的九州福冈,是典型的博多风拉面,也是当地豚骨白汤拉面的代表。
单就面条的口感来说,谈不上多美味,但那枚做为镇店之宝之一的半熟蛋,是真的很软很香的,食材本身好是一方面,火候把握得妙,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店里还有另外一个镇店之宝,就是限定的豆腐甜品,不太感兴趣,就没试。下次再有机会吃这家拉面,可以试试。
这拉面的名气之所以大,在于那碗汤上。汤很浓,很香,是完完全全用骨头熬制出来的,没有任何食物添加剂的成份。而相比之下,我们都熟悉的味千拉面就差远了,日本人都不吃的。
吃到最后,把汤全部喝光,还感觉不过瘾,这才是达到了吃货的最高境界。
真的做到了。
第二天,感觉肚子饿的时候,还是想吃一蘭拉面。
2013年的时候,一蘭拉面首次冲出日本市场,在香港开了分店,是亚洲除了日本本土以外的唯一一家分店,地点在铜罗湾,也是被美食家蔡澜所推荐的一家餐厅。咱去香港吃,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哈。
美美的餐后,我们去往浅草寺。
下车的地方,人流量很大。一间餐馆前正排着长长的队伍,一定是排名很赞的店。
通往浅草寺的路口,人流不息。
有人力车夫在兜售生意,和咱老北京胡同游是一样一样的概念。
对坐人力车没什么兴趣,倒是对车夫脚上的鞋子很好奇。大脚趾是与其他四趾分开的,新旧不同,但都洗得干干净净。追着不同的脚拍,被发现了就是躲闪。
知道浅草寺就在前方,却要穿过一条商业街,两边是林立的店铺,据说是从江户时代开始延续下来的,和任何旅游区一样。
这些吉祥物品商店排列成行,出售日本最具特色的物美价廉的小礼物和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和服以及日本人喜爱的小吃等。无论是创业百年以上的名点心店、工艺品店,还是现烤现卖的“人形烧”、“仙贝”等都很好吃。这些东西都是在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因此生意也像浅草寺的香火般鼎盛。
因为对中国制造的抵触,很少停下脚步。不过,这些日式风情浓浓的店铺和商品,有时候还是忍不住要驻足,感受东京特有的气息。
谁家的老奶奶,也到隔壁来逛了。配合木屐的袜子,也是大脚趾独立分开的,必须是这样的。雪白雪白的袜子,必是有专门的流程和方法去清洗,才能保持洁白度。
那些一看就是游客,又有些是中国游客的女孩子,上上下下都是和服的打扮,还真是香艳艳的亮眼。
气温舒适,穿戴整齐,并不会感觉热。
浅草是东京的发源地。
浅草寺的全名为金龙山浅草寺,也叫浅草雷门观音寺,是东京最古老的寺庙。
据说在公元628年,一对以捕鱼为生的兄弟在隅田川中发现了一座观音像,认为是“观音显灵”,于是,人们便在当地修建寺院,供奉这座观音。
到了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将浅草寺指定为德川幕府的朝拜场所,浅草寺一带也因此而逐渐繁荣。每年的元旦前后,浅草寺内都要接待人山人海的香客。
进入浅草寺向右转,有个大喷池,名曰净手池,里面的水是可以喝的。
根据东京观光财团的资料,如果把像我们一样的观光者也算在内的话,每年进出浅草寺的人数,在3000-4000万。按寺院、神社的参拜、观光人数排行,浅草寺在日本名列第一。主参道上的游客终日络绎不绝,元旦三天的参拜者更是多达百万以上。
而这天,只不过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周末,来自日本国内外的游客已经络绎不绝地往浅草寺里涌了,想拍张私家照片,那是不可能的事,无法相像若遇重大的祭拜、参拜日,这里又会是如何的景象。
作为浅草寺大门的雷门,是公元942年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而建造的。在大门的中央有一个下垂的巨大灯笼,上面写着“雷门”二字,这是浅草的象征。这个灯笼重670公斤,左右两侧还有“风神”、“雷神”护法。
浅草寺里还有一个五重塔,是在东京都内唯一的一座,直通寺院的内侧门。原塔于1648年建成,在关东大地震时倒塌,1945年又在东京大空袭中被烧毁。虽然原件已经不复存在,但于1973年用近代技术改建而成的建筑,还是起到当地居民的心灵支柱一般的作用,所以受宠至今。塔的基坛内部收纳供养灵位牌的灵牌殿,最上层还置有斯里兰卡传来的舍利子。
进进出出来来往往的人流,足以说明浅草寺的重要性和在人们心中信仰度的强烈程度。
浅草寺内有一处抽签的地方。
抱着小衣襟,也抽了一支签,不过效果不太理想。想再抽只试试,又怕不灵,也便罢了。
抽签的方法是先摇签筒,摇出号码签后,再根据签上的号码去找对应的盒子里的签文。装签文的盒子并排放着好几组,每个号码对应的签文都是一样的内容。签文上印着的,是一首中文诗,上面也有日文解释。
对签文的处理原则是:大吉签,高高兴兴地带回家;而不满意的签,就把它折成纸条,系在树上,以求逢凶化吉的意思。
浅草寺内有一座专门让人们系签文的院落,门里门外以及周围都可以系,还有树上也挂满了这些白色的纸箱。
浅草寺的占地面积算很大了,里里外外东侧西侧,还供着一些佛像,也有一些说不出名堂的塔、石碑等古物。
六角堂是东京都指定的建造物,堂外的石碑后面,是一株樱树,樱花盛开时节,这里入眼的,只有粉色。
还有药师堂。
以及朱印所。
在寺院里见过几次朱印所,但并没明白其发挥的是什么功能。事后上网一查,才明白了个大概。
“御朱印”,简单说就是参拜神社寺庙的一种纪念章,原本是信众抄写佛经奉献给寺院后,寺院写的一张“纳经”证明回赠。当今,则完全简化了抄经的动作,只要找到朱印所,交纳一定的费用之后,便可以得到了。
难怪我拿着我的用来盖纪念章的小本本,屡次问工作人员,人家都摇头呢,原来是不白给的意思。这个规矩,小张应该是不知道的,毕竟他不是专业的导游,要不然也不会在我请其帮忙询问是否可以盖章时,他并未反对,还真的帮忙问了又问呢。
不过这“御朱印”,并不是随随便便盖个章而已的,而是要到寺院或神社里的专门的朱印所,再由工作人员用毛笔写上供奉主佛的名号、社寺名称以及参拜日期。每家社寺的御朱印都不一样,有的地方还会有很多种格式,让参拜者从中挑选最喜欢的。
有人专门收集御朱印。
书写御朱印,要用专门的账本,一本大概1400日元,每家社寺都有,在哪家买的,就可以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第一页上。早知道这东西好玩,也来上一本该多好。
下次下次吧,若我还记得。
而对大人的世界,小衣襟还不懂。
小衣襟的游览方式,是自我娱乐,哪怕手边的触碰的,只是一包湿纸巾和一个背包,玩得风声水起。
杜鹃花影,东京都内,依然纷繁。
喜欢留下这些光影记忆。
就像在一个日子中的一个时刻,只想停留在原地一样。
或许什么都不想,才是最完美的时刻。
接着,小张又带我们去往皇宫。
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小衣襟,乐得小脚丫都飞上了天,尽管只能绕着外围。
皇居就是天皇平时居住的场所。
曾经设在京都的皇居,明治维新后迁至东京。皇居位于东京千代田区,原东京江户城的旧址一代,是江户时代由太田道灌所建造的。二战期间,皇居曾遭到美军的轰炸,1968年依据原貌进行了重建,保留了代表平安时代的建筑风格的紫宸殿(正殿)和常御殿(日常生活之处)等。
而游客可以参观的,只是皇居的外围,包括皇居外苑、皇居东御苑和北之丸公园,与皇居之前,都远远地隔着一条护城河。
日暮时分,河面上波光粼粼,还飘浮着一只白天鹅。
我们的团友中,最年长的先生,因为排日情绪剧烈,行至此处,坚决不肯下车,不捧天皇的场。尽管一再解释说只是在墙外看看,还是不行。
尊重,每一个有想法的人,以及想法本身。
小衣襟却不懂这些,一路都在挥舞着她的小脚丫,表现出各种调皮来。
接着,我们又到了涩谷。109大厦前面的那个十字路品,横七竖八地划了很多组通向各个方向的斑马线。
正觉得奇怪,小张就开始介绍了,说这里是东京人流量最高的地方,也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十字路品,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出现,比如电影《东京漂移》。
绿灯亮起时,人流涌动,人潮汹涌,隐没其中,转身就不见。
小张说很多摄影人都喜欢在这个路口进行创作,待下一个行人绿灯时,把相机交给他,推着小衣襟,也混入了滚滚的人流中。
哪个是我,哪个是我呢?
走到中间,再折身走回来。
哈哈,找到我了吗?正向前迈步的那个穿白色T裙的,就是我啦。
来涩谷是为了购物,小张以为我们来一次日本,要带些名牌什么的回去,结果我们一丁点兴趣都没有。儿童楼层倒是光顾了,因为想给小衣襟买几条连裤袜。结果发现,找遍了那个楼层,都没有。
而小衣襟,却对玩具区里的玩具上了瘾,把电话机当成了刷卡机,刷起卡(真的信用卡哦)来,可像样了。
还有一个楼层是出售居家用品的,发现了很多编织用的棉、麻、毛线,还有眼花缭乱的可爱极了的扣子。挑花了眼,最终挑五颗小鱼,包在精美的包装袋里,美美地带了回来。
晚餐,小张安排我们去吃蟹道乐。因为要预约,我们约到了新宿伊势丹百货附近的那家。据说这蟹道乐,全日本最有名的一家在大阪,而此行我们没有安排大阪,就先在东京体验一下吧。
蟹道乐是日本第一家海蟹专门料理店,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了,拥有40多家连锁店。新宿的这家蟹道乐,是新宿一带最大的海蟹料理店,餐厅是纯日式的装修风格,内厅设有各种日式传统风格的单间,再加上日式大宴会餐和日式榻榻米坐席,可同时容纳430个人就餐。
进入我们的日式榻榻米式就餐区,要先脱了鞋子。小衣襟专用的餐具,也上了桌。
蟹道乐的鲜活海蟹,冬季来自山阴地区,夏季则来自北海道地区,都是当日直送东京的,所以味道才能保证鲜美。
这些海蟹的品种以日本帝王蟹、毛蟹和松叶蟹为主,你能想到的日本海蟹的所有料理,这里都有,以食谱中的海蟹刺身、海蟹天妇罗、海蟹烧烤、清蒸海蟹、海蟹火锅、海蟹寿司等形式体现,都是日本料理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依特色和品种,点齐了人头份数,基本上是套餐的形式,并配有菜名签,翻开里面,写的是套餐中所涵盖的内容。这日式文化,真是做足了细节功课。
此时尽管坐好了,等着那些海蟹,被杀被宰后,端上桌来。
美食当前,酒水必不可少,我们点了两瓶,大的一瓶男士喝,小的一瓶女士饮。
先上来的,是烹熟了的海蟹,不过基本上都是凉的,少数是热的。
还有完全生的。
肉质很嫩,没有异味,小衣襟都接受得了,其实很怕她吃坏了肚子。
海蟹烧烤,端上来时完全是生的,烤着烤着,发现不专业,部分烧糊了,最后还是救助了工作人员。
火锅的底料只是清水,在日本逛了几天,感觉这一点倒没什么特别,奇就奇在那火锅的器具,竟然用的是纸,而且只有一张。
正面的火熊熊地烧着,纸却烧不坏,还真是神奇。只是烧到后来,火锅汤的上部边缘区,因为食物挂壁的原因,有些焦。
专门给小衣襟点了一份海蟹饭,类似于石锅。只是小衣襟不感兴趣,继续对天妇罗猛攻,这一点倒是非常符合她一路上一贯的风格。
乱七八糟的、生的熟的、甜和咸的,吃了一肚子,却还是感觉不到饱,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将此餐中用到的部分餐具来个大集结,发现每个都不同形状,但属同一风格。日式餐具的规格多不规则,用量极大,所以以洗碗做为打工主业的留学生,才会很多吧,因为这行业实在是有这个刚性需求的。
结账时发现,不算小衣襟,人均消费10000日元,相当于600人民币,小贵的一餐。
回想这一天吃的两顿日式名餐,还是一蘭拉面的魅力更大,而蟹道乐,只是一种体验,谁都不会经常性地想到要吃它。
下楼时发现,一楼就是迪士尼商店,且一到三层都是。那调调、那色系、那些小物件,都是那么那么的可爱。
天黑了,但是我们的参观还有一处,那就是东京塔。
东京塔是东京的地标性建筑,位于都港区芝公园,高332.6米。东京塔的外形依巴黎埃菲尔铁塔为范本,由四脚支撑,为棱椎体,1958年竣工,之后一直是东京第一高的建筑物,直到2012年,才被634米高的东京晴空塔所取代。
东京塔诞生之前,世界上第一高塔就是埃菲尔铁塔,但东京铁塔超出埃菲尔铁塔13公尺,所用的建材(其中三分之一来自韩战时美军坦克的废铁),却只有埃菲尔铁塔的一半,用时仅一年半的时间。如此少耗材高能效,平地竖起的这座防台风、抗地震的庞然大物,震惊了全世界。
东京塔的外观颜色是由红和白相间而成,因为建成初期,本着航空管制规定中的易于辨识原则。近年来,虽然管制上不再有颜色的限制,但原有的颜色,还是被保留下来。
东京塔的功能,在于发送电视、广播等各种无线电波,大地震时还可以发送JR列车停车信号,并兼有航标、风向风速测量、温度测量等功能。而这些功能,也都随着晴空塔的出现,而被取代。
黑漆漆的夜里,东京塔上,却是一派华丽。
东京塔的灯光照明是由世界著名的照明设计师石井干子设计的,时间为日落至午夜。塔上的灯光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幻,夏季为白色,而春、秋、冬三季则为橙色。
我的24-70镜头,站在塔下能拍到的,只有勉强极了的全景。
而随着角度的不同,东京塔也变得不同,不变的是那份宏伟和气派,还有代表男性的质感与刚硬。
我们也购了票,准备登塔。
看到工作台上漂亮的日本妹纸了哦,皮肤白白的嫩嫩的。在日本的这些天,还真的少发现长得漂亮的日本妹纸呢,大都长相平平,谈不上好看。
又遇到前来参观的僧人哦,在台北101,也有同样的相遇。
东京塔在150米处和249.9米处都设有瞭望台,我们选择的是150米处的。
电梯里,头顶上的灯光,不时在变幻着颜色。
拍灯,也拍到了自己。
上到150米高处的瞭望台上,透过玻璃,将华丽丽的东京都夜色,尽收眼底。
且是全方位360度的。
最显眼的,是一条灯光璀璨的道路,形状是不是很像东京塔?应该是特别设计的,不知它的名字,却看到以它为核心,建筑群依次散开。
感觉整个城市都在伴着那条路上的节奏,而无眠。
还有一条蓝紫色的灯光走廊,也有一些年轻人在举办着什么活动。
而沉沉的夜色中,小衣襟渐渐地困了倦了。
给她拍照,人家一点配合的情绪都攒不起来,只想睡觉。
最后关注的,你能想到的,又是厕所。
这里的厕所,是我见过的最华丽的厕所了,因为东京塔上华丽的灯光,也亮在了入口处的墙壁上。
洗手盆,集洗手、洁手、风干三项功能于一体,又是独到、实用的设计。
回我们位于东京湾的酒店的路上,小衣襟已经睡着了。
抱着她办好入住,抱着她进入房间,一直在香香地熟熟地睡着。
在订此行日本的九晚七间酒店时,都备注了我们需要一张婴儿床,却直到今天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因为大家都说日本的酒店小,之所以提出婴儿床的需求,一是真的带着不满两岁的小衣襟,二是好奇,是想看看这些酒店如何应对。
结果全部出来了,和想像中的差不多。有的自然有,没有的自然没人理会。
安顿好小衣襟,拉开窗帘,看见窗外的湾景,昏昏的,正待睡去。
想着这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东京,来的机会应该不会有好多次,所以特意订了可以看见湾景看见彩虹桥的房间。结果哪个是彩虹桥,一时又分辨不出来。
想着这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东京,来的机会应该不会有好多次,所以特意订了可以看见湾景看见彩虹桥的房间。结果哪个是彩虹桥,一时又分辨不出来。
不灭的是城市灯火,而旅人的心,何以安顿?
或许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