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5,2023年7月22日,高地首府因弗尼斯-爱丁堡,参观爱丁堡皇家英里大道、爱丁堡国会广场、圣吉尔斯大教堂、大象咖啡馆、苏格兰国家图书馆、爱丁堡城堡、司各特纪念塔、苏格兰国家美术馆、王子街花园、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宿幸运学生荷里路德青年旅舍(校园住宿),中国超市大采购,成就自制晚餐
高地首府因弗尼斯智选假日酒店的早餐,还是用焗豆来提升精气神。同样的早餐吃了两周,中国胃的抗议,可想而知。
带齐我们的行李,这就准备离开高地了。
依然是好天气,花儿一路护送。
因弗尼斯-爱丁堡,要地之间的路,必须是大路,宽度相对足够。
中间停车休息,在加油站的小商店里放松放松。
三小时后,跨过福斯河,抵达爱丁堡。
对爱丁堡,仰慕已久。
爱丁堡(英文、苏格兰文:Edinburgh;苏格兰盖尔文:Dùn Èideann)是苏格兰首府,位于苏格兰中部低地的福斯湾南岸,1329年建市,1437-1707年为苏格兰首都,全市人口约70万。
自15世纪以来,爱丁堡就被当做苏格兰首府,但在1603年和1707年,政治力量多次南移到伦敦,1999年苏格兰议会的自治权利才得以确立。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和苏格兰国家画廊等重要文化机构也位于爱丁堡。
经济上,爱丁堡的造纸和印刷出版业历史悠久,造船、化工、核能、电子、电缆、玻璃和食品等工业也占据重要地位。如今的爱丁堡主要依靠金融业,是伦敦以外英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重要的运输枢纽,航空港。
爱丁堡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历史建筑亦完好保存下来,爱丁堡城堡、荷里路德宫、圣吉尔斯大教堂等名胜都是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爱丁堡分旧城和新城两部分,一起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爱丁堡的教育也很发达,有着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爱丁堡大学,建校于1583年,至今仍是世界顶尖名校。根据2023年全球权威世界大学排名QS的数据,爱丁堡大学排名世界第15位,位列苏格兰地区第一,英国第五。2004年爱丁堡成为世界第一座文学之城。爱丁堡还会在每年的七月末九月初举办国际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文艺团体举行精彩演出,使其成为了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旅游城市。
关于爱丁堡的话题,可以有很多很多,这就从脚下开始吧。
落车的点,就在高街(HIGH ST)边上。
听到音乐声,摸过去,原来是两位少年,穿在他们身上的苏格兰裙子,是苏格兰的民族传统服装,名为基尔特服。
对苏格兰人来说,基尔特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意义,下面要说的,就是为什么苏格兰男人要穿裙子,以及为了保留这种服饰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基尔特服是一种用方格呢子制成的短裙,长度只到膝盖,腰部设有折褶,很像中国人(女人,呵呵)夏天穿的“百褶裙”。制作其实简单也不简单,布面上连续的方格被打了褶之后,还要完整地显现出来,数量上不多不少刚好29个褶子。短裙前面挂有一只椭圆形的羊皮袋,可以起到口袋的作用,放一些小零碎,必须时还可以保护男主的私处。还配有一条很宽的腰带,上面的金属扣子,通常是苏格兰人的家族徽章。基尔特服的颜色和图案各不相同,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花格呢子,可以用来区分身份和归属。
基尔特服最早出现在苏格兰高地地区,那里山地崎岖,气候寒冷多雨。当时的苏格兰人以放牧为生,需要一种既保暖又方便活动的服装,于是就用羊毛织成长长的布条,把一端围在腰间当作裙子,另一端则披在肩上作斗篷,这就是基尔特服的原型。后来,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苏格兰人开始用不同颜色的羊毛染色和编织出各种方格图案,使基尔特服更加美观和多样化。
基尔特服不仅是苏格兰人的日常服装,也是他们的民族象征。在苏格兰还是独立王国时,基尔特服就是他们的国服。1707年,苏格兰被英格兰并入大不列颠王国,失去了自己的主权和立法权,但苏格兰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身份认同,继续穿着基尔特服,表达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望。
1745年,苏格兰发生了反英起义,试图恢复自己的王国。起义军以基尔特服为军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在一次战争中,苏格兰的一位军官突然对士兵下令,要求脱掉短裙和内裤,只留下上身的衬衫,向来犯的敌人进攻。当英格兰士兵看到一群几乎光溜溜的苏格兰士兵冲过来,顿时就懵圈了,吓得掉头就跑,从此穿苏格兰裙时又多了一个不穿内裤的规矩。
起义最终失败了,英国政府为了镇压苏格兰人民的反抗精神,下令禁止再穿基尔特服,任何被发现穿基尔特服的人都要被关进监狱或者流放殖民地。这一残酷的禁令,引发了苏格兰人民更强烈的反对和抵制,他们认为基尔特服是祖先留下来的遗产,是民族尊严和荣誉的象征,所以不愿意被英国人强迫穿上裤子,放弃传统,所以明里暗里,依然会穿基尔特服,甚至有人不惜以死相抗。
苏格兰人用了30多年的时间,终于争取到了穿基尔特服的权利和自由。1872年,英国政府取消禁令,苏格兰男人可以合法地穿上他们心爱的裙子了,基尔特服更加成了苏格兰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尤其是在苏格兰高地地区,基尔特服仍然是男人们的日常服装。在苏格兰低地和其他地方,基尔特服也是男人们在婚礼、葬礼、节日、庆典等重要场合必穿的正式服装。
在苏格兰,有一种叫做“辛特鲁勃哈斯”的民族舞蹈,就是为了纪念反对禁裙令的胜利而创造的。每当人们欢聚一堂时,都会穿上基尔特服,在苏格兰风笛的伴奏下,跳起这种舞蹈,表达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如今,基尔特服已经不仅仅是苏格兰人的服装,也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时尚元素。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喜欢穿基尔特服,或者用基尔特服的图案和材料来设计其他的服饰和饰品。基尔特服也成了苏格兰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吸引力,来到苏格兰的游客,都想亲眼看看这种神奇的裙子,甚至买回去当作纪念品。
穿在两个少年身上的裙子,绝不仅仅是裙子,在爱丁堡的街上出现,也是满足了我们的心愿。至于他们演奏的曲子是什么,似乎没必要知道。
身后有一家商店,外观显然是教堂的样式。
走进里面,也一样,明显是教堂的设计,只是改变了功能而已。
红色的电话亭,又出现了,只是已经引发不了我们的新奇感。
街上的门,被设计得又卡通,又幽默。
摸到了位于高街的爱丁堡国会广场上,却错过了一个叫“中洛锡安之心”的心型图案,由砖石铺设而成。
这个图案标志着15世纪托博特(Tolbooth)所在地,托博特是市行政中心、监狱和公开处决犯人的地点,于1817年被拆除,在沃尔特·司各特于1818年发表的小说《中洛锡安之心》中出现过。
据说游客们喜欢向中洛锡安之心吐口水,有人认为是带来好运的意思,但其实是在表达对曾经的监狱的蔑视。
关于中洛锡安之心的样子,网上不难找,这里就不copy了。
爱丁堡国会广场,大部分被圣吉尔斯大教堂占据,在外甥女列的计划表中,圣吉尔斯教堂是必看的。
圣吉尔斯大教堂是一个苏格兰长老会的礼拜场所,位于爱丁堡老城皇家一英里的中点,其独特的苏格兰王冠尖顶构成了爱丁堡天际线的突出特点。教堂的塔顶能依照苏格兰王冠设计,正是为了体现其在苏格兰首屈一指的地位。
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是基督更正教的一派,其根源从十六世纪的西欧改革运动开始。长老会的协会起源可以追踪到苏格兰人约翰·诺克斯 (1505年 – 1572年),在日内瓦学习了加尔文主义,1560年返回苏格兰,并带领苏格兰教会接受改革。教派的名字是从希腊文词 “πρεσβύτερος” 取来的,就是“长老”之意。长老会一般被发现在英国以前的殖民地,比如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印度等等。
长老会即长老宗,也称归正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以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的宗教思想为依据,也称加尔文宗,“归正”为经过改革复归正确之意。在英语国家里,该宗因其教政特点又称长老宗,与安立甘宗和路德宗并称新教三大主流派别。
参观教堂之前,先来说说雕像中的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
亚当·斯密是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强调自由市场、自由贸易以及劳动分工,被誉为“古典经济学之父”“现代经济学之父”。
在经济政策方面,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期望在自律的个人自由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因而倡导一种“自然的、简单明了的自由体系”。在其中,政府只需维持和平,建立和维持一个严密的执法体制,以及提供教育和其他最低限度的公共事业,而无需干预一般的经济事务,可以放心地让每一个人有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那么这个人自然就会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贡献。也就是说,自由的社会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亚当·斯密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并对经济学产生浓厚兴趣,17岁时转入牛津学院。1748年,亚当·斯密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1764年回到格拉斯哥大学执教,期间出版了由伦理学讲义修订而成的《道德情操论》,赢得胜誉。1764年,亚当·斯密辞了教授身份,开始做私人教师,在欧洲旅行期间,结识了伏尔泰等名流,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
再后来,亚当·斯密彻底辞职,回家乡专职写作经济学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写六年改三年前后共历时九年出版。《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亚当·斯密也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说:“在亚当·斯密手中,政治经济学已经发展到某种完整的地步,它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完备的轮廓。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1787年,亚当·斯密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逝世于爱丁堡。
亚当·斯密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推广到了全世界,正是基于这一点,曾经贫穷落后的爱丁堡因其思想文化上的繁荣而获得了另一个雅号:北方的雅典。
20英镑纸币的正面印着女王头像、背面则印着亚当·斯密的头像。遗憾的是此行极少使用现金,全程由四姐掌控现金部分的花销,所以并未对纸币进行研究。
在圣吉尔斯大教堂的侧门边,见到两个热烈地聊天中的男人,行为举止看上去有些暧昧,不足为奇。
圣吉尔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又被称为苏格兰的国家教堂,地位如同英格兰的西敏寺,在世界100个经典教堂名册上占有一席之地。
绕到圣吉尔斯大教堂的正门,可以入内参观,这一点对游客很友善。
灰白斑驳的古石外墙,让人联想到古教堂久历的莫测沧桑。
圣吉尔斯教堂最古老的部分始建于公元1124年,现存的教堂则是14世纪遭受火灾损毁后重建的,皇冠式尖塔建于15世纪末期,目前被列为苏格兰A类建筑名单加以保护。
教堂是献给爱丁堡的守护神圣吉尔斯(Saint Giles)的,所以叫圣吉尔斯大教堂。圣吉尔斯是中世纪时期很流行的圣人,也是残疾人和麻风病人的保护神。
圣吉尔斯教堂作为爱丁堡的宗教枢纽,已经有900多年的时间,今天,它也会被看作是全世界长老会的母会。
教堂里面大多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管风琴同样必不可少。
莱格管风琴,由奥地利著名管风琴厂商莱格奥格堡与知名风琴演奏家彼得·赫尔福德以及赫瑞克·伯尼共同研制,风琴的橡木箱是由爱丁堡艺术家道格拉斯·莱尔德设计的。
玻璃窗上,则是精美的彩绘,以圣经故事为主。
确实很精美。
20世纪中叶宗教改革时,此类花窗玻璃大多消失,难得这里还有保留。
教堂内部还有一个后来扩建的礼拜堂,位于侧面,是20世纪为苏格兰骑士团增建的,名为蓟花勋章礼拜堂(Thistle Chaple)。蓟花勋章骑士团,是苏格兰最重要的骑士团,由詹姆斯七世建立于1687年,由君主和16位骑士组成。蓟花是苏格兰的国花,蓟花勋章也是苏格兰地区最高等级的骑士勋章,同英格兰最高等级的嘉德勋章和爱尔兰最高顶级的圣帕特里克勋章。
每个蓟花勋章受勋者在教堂都有一个专属位置,位置上饰有受勋者的盾徽,并放有他们的头盔、缀以顶饰与披风。如果受勋者有贵族爵位,在头盔下还会放有表示其身份的冠冕。 女王陛下自己也是蓟花勋章获得者,因此王室的标志与瓷盘也在此陈列。
蓟花礼拜堂的顶端有非常繁复的雕饰。
不大的礼拜堂里,充满了精致的雕刻和精美的布局,色彩鲜艳,屋顶高大,骑士的族徽,精巧的木雕,简直太精美了,被强烈震憾。
参观教堂,用不了太多时间。
出来后,有些盲目,需要确认下一站的方位。
教堂正门前还立有白金汉公爵的塑像。
白金汉侯爵(Marquess of Buckingham)和白金汉公爵(Duke of Buckingham)是英格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爵位名,名称来自英格兰的白金汉郡。
1444年9月14日,汉弗莱·斯塔福德,第六代斯塔福德伯爵首次被授予白金汉公爵爵位。他是安妮的儿子,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外曾孙、伍德斯托克的托马斯,第一代格洛斯特公爵的外孙。在蔷薇战争中他支持兰开斯特王朝立下战功,后来在1460年7月的北安普敦战役中战死。他的孙子亨利·斯塔福德,第二代白金汉公爵继承爵位,任理查三世侍从武官,支持理查三世篡位,但理查即位后他又谋反,因而被理查处死,爵位也被废。两年后(1485年)理查被亨利七世推翻,他的儿子爱德华·斯塔福德,第三代白金汉公爵得以复爵,开始在政界起重要作用,但1521年被亨利八世处死,爵位废除。
第二家获授白金汉公爵的是詹姆士一世的宠臣乔治·维利尔斯,他在1617年、1618年、1623年连续获授白金汉伯爵、侯爵和公爵。在维利尔斯最后一位后代1703年去世后,斯图亚特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安娜,则把白金汉公爵的头衔赐给了穆尔格拉夫伯爵约翰·谢菲尔德。
这历史,太烧脑了对不对?
阴雨天,不知下一步该往何处去,在城市中央打转。
前方巴洛克式的建筑,是苏格兰银行总部。
衣襟说饿了,那就先去吃饭好了,目标是中餐馆。
走的是马歇尔大街(Marshall Street),爱丁堡著名的大街之一。街边的建筑,幢幢都透着强烈的爱丁堡风情。
而其中一间红色的门脸,正是赫赫有名的大象咖啡馆。
大象咖啡馆成立于1995年,是爱丁堡最好的咖啡厅之一,自早上8点开门一直到晚上11点才打烊,除了提供咖啡、茶点、葡萄酒、啤酒等饮品以外,还提供一系列糕点、面包以及其它各种主食。店内虽没有特别豪华的装饰,却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感觉,当年穷困潦倒的J.K.罗琳就是在这里每天点一杯咖啡,在温暖安静的环境中创作了第一本《哈利•波特》。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经过时,咖啡馆是锁着门的。
据说,大象是这家咖啡厅的主题,店里到处都是大象的影子,椅子是大象,玻璃上是大象贴纸,咖啡杯上也印着大象,玻璃柜里还有各种不同材质风格的大象玩偶。咖啡厅里还收藏有超过600件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大象纪念品,游客可以在品味咖啡的同时,为亲朋好友选上几个做为纪念。
既然关着门,就只是路过而已,啥也没看见。
还没走到导航指向的酒店,发现身边就是一家中餐馆,当仁不让地走进去。
果然是大城市啊,菜炒得基本没走样,东北乱炖竟然也有,不能不服啊~~~
吃饱了,又沿着马歇尔大街往回走。
街边的宏大建筑,是苏格兰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创立于1689年,外墙带着深厚的宗教气息,矗立于城市中心三百余年,是苏格兰知识与文化存藏的交流之地。
建筑共15层,但从这个方向能看到地面部分却只有4层,是阅览、检索、工具书服务区域。另外的10层,建于地下,神奇的是最底层的出口,是另一条街的地面,因为这个爱丁堡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城市。
石墙的橱窗上,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作家、编辑与教授——E·L·Doctorow端坐于书桌台灯前的照片,下面镌刻着一行文字:“自由社会给予公民最重要的三份文件:一份出生证,一本护照,一张图书卡。”
原本没想走进图书馆的,因为想着它不会是景点。但衣襟小盆友内急,出于刚需入内,结果却是发现了一个新天地。
苏格兰本身就是一个集文化,历史,语言背景为一体的古老王国,在苏格兰国家图书馆,感受到的才是真正古英国文化,让人充满敬畏,仿佛可以透过《物种起源》和达尔文隔空对话。
苏格兰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级图书馆,享有法律赋予的英国版权图书馆权利,全英各类出版物都必须呈缴馆内保存,每星期大约有6000种新书入馆,至今已拥有1400万册图书与手迹,200万册地图与册集,30万张音乐唱片、电影与录像,25000份报纸与杂志,迎来送往了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学者、读书人、市民与参观者,是研究苏格兰文化、历史与文学的重要场所。珍贵的名人手稿中,有玛丽女王最后的书信,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十层的地下部分,以藏为主,旨在为苏格兰人民保存丰富的文化遗产。所有图书均不外借,实行闭架管理,只设200个阅览座位,读者可通过电脑检索、调阅所需资料,提供自助复印服务。为了保护珍贵的古籍图书,凡是1851年前的文献、图书,是不能复印的。
对于个别故意损坏图书文献的读者,苏格兰国家图书馆的处罚十分慎重,先通过图书馆理事会讨论通过,再由图书馆馆长写信告知该读者为不受欢迎的人,并终生取消其读者资格,被处罚者永远不能再到国家图书馆来阅读任何资料。
我们进入的,其实是门厅右侧的阅览室,在2009年装饰改造后开放。书架上摆放着杂志、传统而富有特色的笔记本,以及与书籍阅读相关的书签等杂件,错落有致。
门厅的左侧有若干专题展览,一块高悬的扁额,上书:“More Than Books”,不止于书。
书籍是引导人类前进的明灯。
对知识的尊重、文明的传承以及对财富的积累、人性的修养、历史的鉴证、产权的保护,图书馆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走着走着,发现我们又回到了高街。旅游城市的人流量,真心不小。
立在高街街口的塑像,是戴维·休谟( 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出生于爱丁堡。
戴维·休谟是苏格兰哲学家,与约翰·洛克 (John Locke)及乔治·贝克莱 (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雕像出自同样出生于爱丁堡的当代雕塑家亚历山大·斯托达特(Alexander Stoddart,1959-)。
雕像中的戴维·休谟穿着希腊古典的衣服,右脚的大脚趾露出,显然是被摸的,发光发亮,因为传闻抚摸他的脚趾是会带来好运气的。戴维·休谟手上的书,被贴、被涂得过于搞笑了。
往低处的王子公园走,立在街角的雕像,是为了纪念1899-1902年在南非战争中阵亡的黑卫士兵团(Black Watch,简称黑卫士)。
黑卫士,是英国陆军的一支步兵部队。
黑卫士的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初。1725年,英国汉诺威王室在苏格兰高地征召警卫民兵,用以维持高地治安及镇压詹姆斯党。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黑卫士多次部署到海外作战,包括克里米亚战争、第三次英国-阿散蒂战争、镇压印度佣兵起义、英埃战争、马赫迪战争及第二次波耳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黑卫士主要部署到欧洲西方战线的战壕,但也有一营部队被派到美索不达米亚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黑卫士的部队主要被派到欧洲、中东及非洲战区,见诸于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属索马里兰战事、北非战场、西西里岛战役、入侵意大利及诺曼底战役,还有一营部队被派往东南亚,编入缅甸远征军特种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卫士曾以“联合国军”的身份参与了朝鲜战争,并协助英国镇压茅茅起义及处理北爱尔兰冲突。除此以外,黑卫士也是最后一批离开巴基斯坦及香港的英国军队。踏入21世纪,黑卫士曾在科索沃战争中以北约维持和平部队名义到当地执勤,后随北约参与伊拉克战争及阿富汗战争。
2006年,黑卫士根据英国国防部的军事改制,缩减为营级部队,编属皇家苏格兰团第三营。
纪念碑上的1899-1902年,说的就是第二次波耳战争。
1899年10月,第二次波耳战争爆发,黑卫士第二营跟随苏格兰高地旅到南非作战,11月抵达开普敦,随即前往解除金伯利围城战。
12月11日凌晨,英军中将安德鲁·沃科普率领高地旅夜袭波耳军在山上的战壕,由黑卫士的918人担任先锋。为免士兵走失,沃科普下令部队保持紧密队形。由于晚上天气恶劣,高地旅行军缓慢,在日出时分才抵达距离战壕1,000码的位置。沃科普不听劝告,依然下令士兵继续保持紧密队形,导致英军在距离战壕400码时遭到波耳守军的猛烈射击,死伤惨重。沃科普本人在第一轮交火中即阵亡,做为先锋的黑卫士也有93人阵亡,210人受伤。随着高地旅的逐渐溃败,英军在下午被迫撤离战场,波耳军获得胜利。
1900年初,新任南非远征军总司令罗伯茨勋爵率援军抵达南非,并改变了作战策略。1900年2月,罗伯茨率军追截由马格斯方丹撤退的波耳部队,于2月18日在莫德尔河畔的马山浅滩将波耳军包围,马山战役爆发。高地旅在首日的血腥星期日中承受严重伤亡,而黑卫士也减员到了500人左右。此后英军放弃强攻战壕,改为采用火炮轰击及围堵战术,终于在27日迫使波尔军投降。
马山战役后,黑卫士第二营又参与了额外多场小规模战役,使整体战局逐渐演变为游击战。英军因战损及疾病损失惨重,只能再向南非派出援军。1901年,黑卫士第一营由印度调往南非,12月与第二营会合。随着战争逐渐失去民心,加上英军的集中营政策引发极大争议,英国人终于开始了与波耳人的谈判。
第二次波耳战争最终于1902年5月31日结束。
黑卫士第一营1902年12月返回苏格兰,之后的十年留驻英国,第二营则长驻印度。
历史的风云,就这样由一个街角承接,不可承受之重。
雕像的斜对面,是爱丁堡大学神学院,建筑外观极为古老,估计里面也是。
只是路过而已,不对游客开放的样子。
继续往坡上走,连续多日的体力征战,脚步迈得比较吃力。
但对爱丁堡老城的喜爱,是无以言表的。
有首醒目尖顶且带着醒目红色玻璃的建筑,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协会的总部The Hub,是由从前的托博特高地圣约翰教堂改建而成,由爱丁堡当地建筑师James Gillespie Graham和英国著名哥特复兴建筑师Augustus Pugin共同设计。1845年建成时,名为维多利亚大厅,是当时苏格兰教堂的集会所。
挤满了游客的这条路,名为皇家英里大道,也叫皇家一英里大街上。它是爱丁堡老城的中心大道,始于爱丁堡城堡,终于圣十字架宫,两旁小巷交错,构成了旧城的骨架。
走到皇家英里大道的尽头,爱丁堡城堡现于眼中。
更真实的,应该是下图。
显然,爱丁堡城堡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所有来到爱丁堡的人,都会来爱丁堡城堡打卡。
所以,门票售罄。据说某程上可以买到票,但时间会延后几小时甚至是第二天。
还有其他一些点需要去打卡,加上此行已经参观过伦敦塔和爱莲·朵娜城堡了,爱丁堡城堡进不去也就罢了,在外围拍照,也算是来过了。
在城堡入口处,设了很多观众座位,估计这里会经常举办仪式,有表演之类的。
离开爱丁堡城堡,往王子街花园的方向走,经过一座“作家博物馆”。馆内主要介绍的是苏格兰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分别是《友谊地久天长》的作者罗伯特·彭斯、《金银岛》作者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以及《艾凡赫》的作者沃尔特·司各特。
博物馆周围的地砖上都写着字,没细看,只是拍了拍图。
在爱丁堡老城和新城间穿梭,全靠脚力,这就走到了苏格兰国立美术馆门前。
国立美术馆于1859年落成,是苏格兰五个美术馆中最古老的一个,里面收藏了苏格兰最丰富、最珍贵的欧洲绘画和雕塑作品,涵盖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后印象派的所有流派,其中包括提香、梵高、拉斐尔和莫奈等名家之作,是世界上同等规模的美术馆中最优秀最顶尖的一个。
苏格兰国立美术馆分为两个馆,坐落于爱丁堡市中心的“土丘(The Mound)”之上,介于古老的旧城和始建于十八世纪的新城之间。
走进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看外行的热闹。
看得不明觉厉。
看了看画,其中宗教元素占了大量篇幅。
也有贵族的生活,歌舞升平。
幸运地看到了提香(Titian)的画作,名为《维纳斯从海上升起》,创作于1520年文艺复兴盛期。
传说,女神维纳斯从海中诞生,并在塞浦路斯的帕福斯登陆。油画中,维纳斯带着一扇贝壳漂到岸上,一边大步穿过浅滩,一边拧着头发。漂在维纳斯身边的贝壳,仅仅是一个符号,表明维纳斯诞生的场景。在波提切利的画作《维纳斯的诞生》中,维纳斯乘着贝壳来到塞浦路斯岛,这个贝壳就是波提切利画作中的贝壳的缩小版。
维纳斯的造型和她侧身一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维纳斯的各类仿古雕塑。整理头发的造型则是阿佩莱斯(Apelles)遗失了的同名杰作的直接模仿,提香故意以这个细节证明他可以媲美古代最著名的画家。
提香笔下长及大腿的维纳斯并不得体,她一边拧着头发,一边上岸,据说这很像他的情妇。她既是女神又是女人,这是一种博大而又感性的东西,并未超出人们的想象或范围。
也幸运地看到了亨利·雷布恩在1784年时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滑冰的部长 (罗德·沃克牧师在杜丁斯顿湖滑冰)》。
画中人物是苏格兰教会的罗德·沃克牧师,1755年出生于埃尔郡的蒙克顿。沃克的父亲是鹿特丹的苏格兰柯克公使,因此小沃克是在荷兰结冰的运河上学会滑冰的。爱丁堡滑冰俱乐部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花样滑冰俱乐部,沃克是俱乐部的成员。
《滑冰的部长》画于苏格兰历史上最著名的时期之一——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题材作品,1949年才广为人知,如今是苏格兰最著名的画作之一,被认为是苏格兰文化的象征。
苏格兰国立美术馆里还有莫奈的《干草堆》和《日出印象》、普桑的名作《七圣事》、塞尚的《圣维克托尔山》、 委拉斯开兹的《煎蛋的妇人》、埃尔格莱戈的《Fábula》、贝尔尼尼的雕塑《Antonio dal Pozzo》、波提切利的《崇敬熟睡的幼年耶稣的少女》和安东尼奥·加诺瓦的《三夫人》、高更的《亚克伯与天使缠斗》、提香的《黛安娜与阿克泰温》 等等名作,无暇一一看遍即撤身而出。
美术馆外面的广场上,有演唱者在投入地高声歌唱,获得听众的掌声无数。
广场的下面,是王子街花园,被美术馆隔开成两部分,先向右边的部分走过去。
爱丁堡城的天际线,在一侧铺开。
爱丁堡位于苏格兰东海岸的入海口处,雄踞于延绵的火山灰和岩石峭壁之上,与大部分欧洲城市相比,爱丁堡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苏格兰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爱丁堡是南部低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苏格兰的首都,古迹众多,充满了独特的苏格兰魅力,现今是英国第七大城市。虽不及伦敦那么大,爱丁堡却以其独特的文化与历史,加上鉴赏他国文化的智慧眼光,让这座小城具有了支撑全苏格兰的力量。
爱丁堡市中心分为两个部分:旧城,由世界著名的爱丁堡城堡占据,周围环绕的优美鹅卵石甬道把苏格兰的过去和现在紧密联系在一起;新城则是幽雅杰出的乔治亚设计风格。
爱丁堡又是小巧玲珑的,前往市中心及其它主要景点,徒步即可。在爱丁堡的两日行程,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在王子街花园中,立着61.11米高的司各特纪念塔。
沃尔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771一1832),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巨匠和桂冠诗人。司各特生于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自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过副郡长,因以苏格兰为背景创作的诗歌出了名,逐渐转行写历史小说,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司各特死后,浪漫主义时代也随之走向结束。
司各特的作品有7部长篇叙事诗、27部历史小说、一些中、短篇小说,以及历史著作和传记,如《小说家列传》、《拿破仑传》等,代表作品有《艾凡赫》、《惊婚记》、《红酋罗伯》、《肯纳尔沃斯堡》等。
司各特最大的贡献在于历史小说,这些小说像一幅幅巨大的历史画卷,把从中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社会生活包罗无遗。不同时代的风貌和社会习俗,各个历史时期宗教、民族、阶级的斗争,都被司各特手中的笔,生动地描写出来。
司各特还很善于表现普通人民在历史运动中的作用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笔下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劳动人民形象,这些下层人民的形象生动、丰满。但着意刻划的人物,却往往成了体现骑士理想和妥协思想的苍白工具。司各特对历史进程持保守观点,鼓吹用妥协办法调和社会矛盾。在揭露苏格兰人民所受的民族压迫时,又美化了苏格兰古老的宗法制社会。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气势磅礴,宏伟壮丽,出色地反映了英格兰、苏格兰和欧洲历史重大转折时刻的矛盾冲突。在司各特的笔下,历史事件毫不枯燥,总是和故事人物悲欢离合的曲折遭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司各特的创作对欧洲历史小说起到了开创作用,被尊为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把司各特看作是“历史小说之父”,英国的狄更斯、斯蒂文森,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俄国的普希金,意大利的曼佐尼,美国的库柏等著名作家都曾受到司各特的深刻影响,其中美国的库柏有着“美国司各特”之称。
司各特纪念塔建成于1844年,整体采用维多利亚哥特式建筑风格,由四座小型尖塔拱卫着中央的高塔,高塔底部四方都是拱门。塔中央立着白色大理石的司各特雕像,身穿长袍,身边卧着爱犬,作品中的64位主人公都被雕成雕塑,环绕在塔身的四周。
建设司各特纪念塔的材料来自于爱丁堡附近开采的砂石,石质疏松,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变成了黑褐色,显得历史尤其悠久,看着也有些瘆人。
做为爱丁堡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司各特纪念塔可登顶参观,游客可通过狭窄的阶梯,到达尖顶上的一系列观景台,俯瞰爱丁堡市中心及周边景色。据说,登上最高的观景台,一共需要攀登287级台阶,爬上去的人都能领取到一张纪念证书。
显然,我们并没有爬上去,体力是一方面,时间又是一方面。
视线再拉回到王子街花园。
有美女带了碎米,认真地喂着鸽子。
借背景蹭拍,自得其乐。
眼前是静静的花开,心情也会变得安静。
又逛到了王子街花园的左面一侧,入口处,有一面由鲜花组成的钟,这便是著名的苏格兰花钟了。
苏格兰花钟,据说是世界上最大最独特的一座花钟。
有介绍说每一分钟就会有一支杜鹃花跳出来,非杜鹃花开放的季节,无缘看到那种奇妙的景象,倒是碰巧听到整点的钟声,像布谷鸟的叫声一样。
对衣襟来说,冰淇淋在手的快乐,胜过一切快乐。
比玫瑰更美的快乐。
比面具更有趣的快乐。
爱丁堡城堡,就在不远处。
爱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是爱丁堡甚至于整个苏格兰的精神象征,耸立在死火山花岗岩顶上,居高俯视着爱丁堡市区,在市中心各各角落都可以被看到。
爱丁堡城堡在6世纪时成为皇室堡垒,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便是在城堡中逝世的,自那以后,爱丁堡城堡成为重要的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延续至中古世纪,一直是英国重要的皇室城堡之一,直到16世纪初荷里路德宫落成之后,取代爱丁堡城堡成为皇室的主要住所,不过爱丁堡城堡依然是苏格兰的重要象征,见证了苏格兰历史上的多次战争。
爱丁堡城堡中苏格兰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爱丁堡市的纹章上就有爱丁堡城堡的图像,每年迎接的从世界各地前来的游客超过120万名。城堡内有军事博物馆,内陈列有各类实物,并记述有苏格兰、英国及欧洲的军事历史。每年八月,爱丁堡城堡会举办军乐队分列式,将爱丁堡城堡庄严雄伟的气氛表露无遗。
镜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切来换去,飘渺也真实。
花园外侧的街边,立着不知何许人的雕塑。
雕塑基座上的文字,被1.8的光圈给虚化掉了。
衣襟的冰淇淋吃得差不多了,心情依然是美好的,所以镜头前很配合。
一头大象出现在视野中,身上雕着很多花,由雕塑家安迪·斯科特·卡斯特设计。
大象的头颅低垂,鼻子耷拉着,映衬着雕塑的主题:纪念我们的宝贝孩子,他们虽已逝去,却从未被遗忘。
王子街花园里还有一处有名的罗斯喷泉。
罗斯喷泉于19世纪在法国制作完成,被一名叫丹尼尔.罗斯的商人于1862年以2000英镑的价格买下并赠送给了爱丁堡市,经过翻新后成为了今天的样貌,并成为王子街花园的标志之一。
在罗斯喷泉的背后,依然屹立着爱丁堡城堡。
再标志之物,都不及平常不过的游乐设施,更能让衣襟感觉快乐。
怎么转都不晕的小孩,着实让上了年纪的两位姨妈羡慕不已。
在王子街花园的最西头有两座教堂,一座是位于花园西北角的圣约翰教堂,另一座是西南角的圣卡斯伯特教堂。
我们经过的是西南角的圣卡斯伯特教堂,位于爱丁堡城堡脚下,比王子街的地势更低些。
圣卡斯伯特教堂是一座8世纪设立的老教堂,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爱丁堡第二古老的建筑。宗教改革后成为苏格兰长老会教堂,1888年由苏格兰建筑家希波吕忒·布兰科(Hippolyte Blanc,1844-1917)设计重建。
圣卡斯伯特教堂也被称为“城堡下方的柯克”,它为黑暗时代基督教传入这个国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圣卡斯伯特教堂周围有大片的墓地,几个世纪中,墓园内埋葬了许多来自爱丁堡城堡的士兵,还有一片“儿童冢”和数百座知名人物的坟墓。
教堂附近的雕塑,也是不知何人。
从王子街公园出来,沿着围墙走,发现贴了很多海报,是关于即将开始的爱丁堡艺术节的。
每年8月,爱丁堡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艺术节。集音乐和戏剧、舞蹈与平面艺术等多元综合的艺术节,是爱丁堡的五大综艺节之一,目的显然是为了吸引众多游客。
可惜,这次来早了,没赶上。比我们晚到的铭钥一家就赶上了,在后来的朋友圈中分享了相关信息。
景点逛得差不多了,走钱伯斯大街,往停车的方向去,没想到恰好从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主入口走过。这处景点原本是安排在第二天的,既然经过,不如深入一探。
顺便一说,钱伯斯大街是以19世纪爱丁堡市长威廉·钱伯斯的名字命名的,就是把圣吉尔斯大教堂改造成“苏格兰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的那位,博物馆前即矗立着钱伯斯的雕像。
入馆后,发现很多人围着一座大钟看,原来是“千禧钟”,制作于1999年,以迎接千禧之年。
千禧钟由包括家具制造专家、雕塑家、玻璃艺术家、钟表制造专家和制图方面的专家在内的五位专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十米高的造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教堂的钟楼。
无疑,千禧钟是一件艺术品,力求展示20世纪最美好和最黑暗的两个侧面,其中列宁、希特勒和斯大林等形象代表黑暗面(至少苏格兰艺术家们是这么认为的),卓别林等形象则代表美好的一面。钟楼的尖顶上有个“圣殇”的木雕,为这件艺术品增添了宗教色彩。
说明牌上写着:
千禧钟由四部分构成。
底层,是一只埃及猴子推动轮子带动齿轮,里面囚禁着古代人们的心灵。
中部表现的是人类被时间之轮拖曳着,历经进步、战争、政治、信仰和失望。在列宁、斯大林和希特勒的形象之上,是一只凸透镜钟摆,钟摆之上是死神。在钟室里面,弥撒仪式代表生死循环。
尖顶之上的圣殇像是一位女性捧着一具尸体,象征着对于人类与人道的悲哀。
千禧钟每小时奏鸣一次。
整点的时候,钟声会奏响,是一曲巴赫的a小调第三协奏曲。钟里面的各种动物、小雕像也会跟着动起来。当钟声回荡在博物馆大厅时,人们站在原地静静聆听,各自感受,相同或不同。
苏格兰国立博物馆(National Museums Scotland)成立于1985年,由苏格兰考古学博物馆和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合并而成,位于爱丁堡市中心。
博物馆分为两部分,展厅总数达36个,分别收藏与苏格兰关联的文物和收集自世界各地的藏品,展品超过20,000件,从达尔文收集的物种标本到3000年前的木乃伊,包括自然、艺术、设计、科技和世界各地文化等门类,克隆羊多莉死后被做成标本,就存放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早期的馆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 耗资4700万英镑翻修后,2011年7月重新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原始内部装潢被复原,储藏区域被改装成公开场地,使它成为英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见过的路易斯西洋棋中的11枚棋子,也藏身在这间博物馆中。
从入口处的地下一层,上到博物馆一楼,这才感受到应有的空间感,设计灵感源自于当年的伦敦水晶宫。
翻修后增设了16个新展厅,在新区陈列的8000多件展品中,80%是历来首次展出的珍品。
难免发现自己,正徜徉在自然奇迹、世界文化瑰宝和科技探索与发现中。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博物馆,这里也有个动物展厅,其中最震撼的要数距今约六千五百万年的霸王龙骨骼,长12米,重7吨,化石保存十分完好。
从上往下望,展厅里还真是热闹。
仿佛来到了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
也仿佛置身于工业1.0时代。
工业 1.0 时代,指的是 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由机械设备制造开始,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以工业、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那时的机械设备还没有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概念。
赛车的概念,显得更靠近现代。
当然,很多东西都是看不懂的。
詹姆斯·瓦特的雕像前,总是有人停驻观望。
詹姆斯·瓦特是格拉斯哥大学的技师,他将英国人汤姆斯·纽科门之前改进过的蒸汽机改良为“单动式蒸汽机”,1782年又进一步将蒸汽机改良为“联动式蒸汽机”,并于1785年投入工业化使用。
瓦特的改良,进一步带动了动力纺织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蒸汽火车等等一系列工业化机器的创造发明,进而引爆了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革命。人类历史由此进入工业化时代,史称“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现称工业1.0时代。
曾经是格拉斯哥大学实验室里的一名普通技工的瓦特,因此被视为工业革命之父。
关于瓦特,学生时代在科普书上读到的励志故事是瓦特小时候受到烧开水壶盖被蒸汽推动的启迪,经过一生不懈的努力研究,终于成功发明了蒸汽机。其实瓦特只是改良了蒸汽机,而不是发明了蒸汽机。
早在古罗马时代,古埃及就已经有了蒸汽机的雏形,之后很长一段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低下,没有催生出改进的社会需求因素,所以蒸汽机的运用、改良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几乎处于停止状态。时间来到瓦特生活的那个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迫切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于是瓦特和他同时代的众多仁人志士社会精英们顺应时代需要,进行大量技术革新、改良,并将其运用到人类实际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而逐步引爆了划时代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机器化新时代。
正是这群人的努力,使得一个偏安一隅、名不见经传的海外小岛国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引领世界长达一百多年的日不落大英帝国。
纯艺术的雕塑,在这间博物馆里更是不难发现。
当然也少不了与宗教有关的雕塑。
看的多,拍的少,因为拍不过来。
来自中国的陶瓷,也是太多太多了。
还有融入了西方文化的陶瓷品。
还有加入宗教元素的艺术品。
无意中拍到了珍贵的贝宁青铜器。
1897年2月,英国军队攻破了一个古老的西非国家——贝宁王国(位于如今的尼日利亚境内)的王宫,掳走了大量古代珍宝,总数超过一万件,其中包括上千件精美而富有特色的青铜器。
英军将这批抢来的艺术品交给英国外交部,其中一部分被放入大英博物馆,其余的则“分配”给其余多家英国博物馆,如布里斯托博物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博物馆、霍尼曼博物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等,甚至还有一些贝宁文物远流至新西兰、美国和日本等国。如今,这些文物分布在以欧洲为主的全世界160多家博物馆中。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尼日利亚多次呼吁英国返还当年从贝宁掠走的文物。在全球范围内,贝宁的青铜器与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一直是最受人们关注的两大国际流失文物案例。
在生活艺术馆中,看到大量熟悉的元素,比如木工雕刻,因为父亲做过木匠的原因,总是对那些刻在木头上的花纹情有独钟。
用贝壳拼成的生活用品。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太大了,细看是看不完的,只能是看个大概。
出博物馆门时,浠浠沥沥地落着小雨。
回到我们的车边,很快就到了入住的学生公寓——幸运学生荷里路德青年旅舍(校园住宿)。
在前台办手续,给了六把钥匙,因为我们订了六间房。
找房间,颇费了一番功夫。先由英语最佳的家长带着认路能力最强的四姐夫前去探路,再由四姐夫回来接其他人和行李。没想到四姐夫的功力发挥不利,因为实在是太绕了,一边绕一边想,最后终于成功地找到了分配给我们的房间。
一扇公用的门里面,有六个房间,这两天都归我们使用。每个房间里面都有一张床,大概1.2米宽,有书桌,有衣柜,也有洗手间。
虽然家具和床品都过于简单,但房间多啊,七个人可以打着横睡。做为一种全新的入住体验,为此行英国增添了一抹亮色。
说是亮色,其实亮在走廊尽头的厨房,空间宽敞,锅碗瓢盆齐全。
吃不惯英国餐食的家人第一时间扎进厨房,东找西找,显然是有了想法的。不如成全,主动提出带路,去往最近的中国超市。
旅游巴士,在爱丁堡更是不能不见。
穿过的街口,竟然是新苏格兰议会大厦,这里也是我们要参观的景点之一,没想到会这么无心地达成。
大厦由加泰罗尼亚建筑家恩里克·米拉列斯(Enric Miralles,1955-2000)在临去世前设计,建于1999-2004年,建筑布局极其现代,像是由同一系列的卵形结构连接而成,又彼此关联,如同一群“停驻港湾的船只”,如果鸟瞰则如苏格兰的国徽,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时使用了多种建材,包括大量的玻璃、混凝土,配以苏格兰独有的橡树、岩石等,其中最醒目的装饰细节是在不规则的门窗上排以橡树木条,颇像竹子,多了东方的禅味。
路又从建筑的后身经过,由多个不同几何形状的结构拼贴而成,不同角度自有不同领略,更像有机的植物,在四处生长,甚至有点杂乱无章,唯有爬上附近的山坡,才愿意静止下来。
窗外的遮阳板造型更是独特,被人戏称为吹风机,意大利建筑家米拉列斯的遗孀在建筑落成后将其解释为拉到一边的窗帘。
找到的中国超市,规模还不小,想要的东西基本上都有。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晚餐所需一站购齐。又去隔壁的超市买了啤酒,为了省下袋子钱,抱着啤酒回宿舍。
厨房里,立刻有了烟火气。
包括衣襟在内的所有人都下了厨房,力所能及,各自发挥擅长。
七手八脚之后,很快就凑齐了一桌菜,主食是饺子和面条。
这里要自我检讨,不小心把老抽当成了生抽放进购物车,结果是炒出来的菜颜色过深,哈哈哈~~~
在英国飘到了第十五天,此时,还有什么是比自家制作更可口的呢,何况还有小啤酒喝,简直就是太舒服太爽了呀~~~
举杯,为一行人跌跌撞撞的英伦之行,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