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1,2022年7月31日,从班戈县经那曲到索县,一直行走在317国道上。因为圣象天门关闭而略过纳木措,结束阿里北线。见到了高原上的火车,海拔降到了4000米以下
早饭后离开海拔4900米的班戈县,沿着317国道继续前行。
对于将近5000的海拔,大家都已经很适应了,身体没有任何不适,行路很是轻松。
也确实是轻松,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车里,甚至没有什么景点需要用体力去逛,因为路上所见,即是景点,皆是景区。
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怎么看怎么舒服。
国道上几乎没有什么车子,尽管在世界屋脊上尽情奔跑,这段路车子开得也很是轻松。
从班戈县城出发,若是走Y642,很方便抵达圣象天门——纳木措北岸的精华,2009年入藏时尚未开发。可惜的是,出于环保的需要,不久前圣象天门宣告关闭,而且很可能是永久性的关闭。没有了圣象天门的纳木措,也就没有了吸引力,略去也罢,还是继续走大路317吧,毕竟出来的时间不短了,家长早就急着回家了。
路边又现一面湖,面积不小,定位显示是巴木措。
阿里北线即将结束,虽然经过了一些湖,但也错过了一些著名的湖,比如扎日南木措(阿里地区最大和位居西藏第三的咸水湖,国家级著名湿地),还有昨天说过的当惹雍措。阿里北线,其实是要配合着中线一起走的,有X716、S206、X604、S205、X607、X605、S203等等道路连接317国道。一向谨慎的家长坚定地只走317,认准了317这条大道,小道一概不走,所以这趟阿里北线走得有些名不符其实,难脱滥竽充数的嫌疑,速度倒是足够快。
阿里北线经那曲到当雄就结束了,属于我们能走的部分所剩无几,手握方向盘的家长终于有了耐性,同意将车子开到公路下面去。
尽管湖岸上一直有车辙,但家长还是小心谨慎到了极点,前方的路一定要用脚步探稳探实了,才肯将车子往前开去。所以那段路一会儿是人走、一会儿是开着车走,折腾了好多功夫。
终于到了湖边,湖滩上一派平静。
巴木措又名勇士湖,是依偎在纳木措不远处的姊妹湖,海拔4500多米。
如此亲近湖水的机会并不多,一旦得手,必多拍一些照片,机不可失。
气温并不是很低,但还是穿得很多,里三层、外三层。
在高原上,保暖很重要很重要。
据说这个湖边很适合露营,地形上看确实如此,湖滩很平也很坚硬,不用担心有水陷入。
既然车子开了进来,爬上车去拍照的机会,自然也不会放过,衣襟不太情愿当这个模特,因为情绪还未被完全渲染。
也爬上车子,算是为此番西行错过的种种,做些弥补吧。
虽然,片子的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一是湖水不够蓝,因为天不够晴;二是车子摆放的角度不到位,距离湖水远了;三是地势,湖岸缺乏高度……
虽然人和车是有了,却过于牵强了~~~
回到国道上,继续看湖水连绵,看高山远阔,看牛羊成群,看不尽的高原景色。
大概半小时的车程之后,经过蓬措。
感觉蓬措并不大,湖对面的草原和远山轻松可见。
湖面平静,像一块大镜子,倒映着天上的云。
以湖为轴,天地对称。
可惜不是晴天,少了一份清澈、晴朗的美。
同时出现的,还有更多的羊和牦牛。
沿天际钱铺开,让高原上多了生机。
草场也变得更加肥美了。
停车休息的时候,顺便啃吃西瓜,补充维生素。
地上有很多洞,不知是谁的窝。
把吃不完的西瓜留在窝边,说不准会不谁更喜欢。
顺便再拍拍公路,平坦、笔直,如飞机跑道,向前方无限延伸。
天色,或越来越亮,亦或越来越沉,高原的色彩随之而变换。
发现这段路的里程比较有特点,选了2014停下来,因为那是衣襟的出生年份。
看景,与追景,同时进行。
看了好多天的高原,却总也看不厌倦。
1970路碑处同样停了下来,只是原本应该同时出现的317几个数字不见了。
为六姐专备的1967路碑处,又正常了。
以为会经过大姐出生的1951,结果发现路变了,不再是317,而是109国道,应该是两条路在那一段重合了。
接近那曲时,看见了火车,火车道与公路并行。
火车的车速并不是很快,我们的车子甚至很容易就超过了火车。
淡定的,是那些羊,只管吃着自己的草,不管别人如何胡乱地忙活。
经过那曲时,已经是午后一点多了。
到了那曲,说明我们已经走出了阿里。这就走完了阿里,难免恍惚,之前甚至以为此生都到达不了阿里的。而阿里北线,我们只用了两天半时间就走完了,还真是时刻不离深圳速度。
那曲市位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西藏的“北大门”,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的荣誉,是长江、怒江、拉萨河、易贡藏布等大江大河的源头。
藏北高原是西藏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但那曲却是全国五大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住人口有50万。
车子经过那曲市区,市容市貌都很不错,幼儿园装饰得极为用心,与内地的并无区别。
少数民族人民跳着欢乐的舞蹈,在广场边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该吃午饭了,找来找去,发现KFC位列“那曲小吃快餐热门榜”的NO.1。也是好久没吃此类快餐了,大家都不抗拒,于是快步入内,衣襟走在最前面。
依然是不吃早餐的衣襟,接近午后两点的午餐,让衣襟急不可待,主动承担起取食的任务。
天色阴沉,很想住在那曲休整半天,毕竟城市比较大,条件相对好。还可以跑一趟比如县的达姆寺,那里有全国唯一一处骷髅墙,用人头颅骨堆砌而成。
但是家长不同意,与猎奇相比,更想继续往前赶路,尽早归家。
于是离开那曲,向着成都、重庆的方向,继续飞奔。
一只羊跑到车前为我们送行,把胡萝卜给它,很高兴地去一边啃起来。估计这是一只有经验的羊,知道来来往往的车里都有好吃的,习惯了讨要。
路,还是317国道。
还是坐在车里看景。
山坡上白花花的一片片,很确定不是花,是不是盐就不知道了。
那曲市的海拔不到4500米,经过比如的岗拉道班时,海拔回到4800米,但此类海拔上的变化,我们的身体完全感觉不到,因为习惯所以自然。
进入索县,绿色明显增多了,地势也变得起伏。
国道在山间转来转去,不再笔直。路面时好时坏,多了颠簸,因为车辆不多,并不会堵车。
在横跨公路的两山之间高高拉起的经幡,估计是用了一些技术方法吧,想象中并不容易达成。
绿意葱葱间,野花的身影成片出现,而海拔,不过是降了几百米、刚刚降下4000米而已。
人烟也多了起来,白塔和寺庙接连出现。
十里不同天,每转一个弯,看到的都很不一样。
最喜欢看的,还是花。
那些密布的色彩,让眼神兴奋,让人振奋。
一直好奇,在山坡上写字,用的是什么材料。
一旁流淌的河,不知其名,水色浑浊如黄河。
周边的山体,呈现明显的红色。
山路十八弯,随着河流而转。
海拔下到4000以下,其实身体还是有感觉的,感觉呼吸明显轻松了,身体变轻盈了。
车窗外的景色,完全换做全新的面孔。其实,不过是最寻常的绿色多了一些而已。
接近索县县城,成群的建筑中,有一处立于高处的寺庙,很显眼。
与县城越来越近,离那间寺院也越来越近。
它的名字叫赞丹寺,是仿布达拉宫建造的,位居高处这一点,让它和布达拉宫一样,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很方便辨识。
家长说错过了比如县的骷髅墙,用索县的小布达拉来弥补。
向着赞丹寺的方向,一直开过去,希望参观时间尚未截止,但理智上明明知道时间晚了,不太可能参观了。
通往寺院的路边,全是统一制式的建筑,一排又一排。
不确定是民居还是僧舍,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高处的赞丹寺一直很明显,不会迷失方向。
转下巷路,到了寺前。
转经筒进一步指引方向。
时间确实是晚了,确定参观只能明日进行。
但寺前却有大量的藏民,因朝拜而来,个个都很虔诚。
既然要参观赞丹寺,不如就在索县住下,当即退掉巴青的酒店,改住索县。
找到一家名叫“蓝天蓝”的酒店,办入住时,刚好全县城都停电,用蜡烛照明,摸到房间。衣襟为此而兴奋,特意跑下楼问前台多要了一根蜡烛。
然后下楼,到酒店对面的饭店吃饭。
饭店名为“詹记食府”,是一家川菜饭。老板很忙,跑前跑后,对服务员的培训明显不到位,一问三不知。
老板把笔和纸丢过来,让我们自己写菜名,衣襟很乐意执这个笔。
竟然有白灼虾,简直是太讨衣襟的喜欢了。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麻婆豆腐做得是太丢川菜的面子了,直形走得极为彻底。
因为赞丹寺而停留的索县,位于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处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为那曲市“东三县”之一,常住人口有52000人,2019年退出贫困县,县城海拔3900米。
坐立在索县的赞丹寺,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也是藏北最大的佛教古建筑群。
为此,而期待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