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座多山的城市,在深圳混了二十多年,爬过的却不多,深圳人大多没时间,兴趣也是一方面。
山多,便有了排名。关于” 深圳十峰 “的说法不一,最常见是下面这种:梧桐山、七娘山、大雁顶、梅沙尖、大笔架山、羊台山、塘朗山、凤凰山、大南山、莲花山,按高度排列。
近期对爬山比较感兴趣,原因未必确切,或许就是时机吧,时机成熟了,兴趣就来了。若无特殊情况,基本上是一周爬一山,之前是周中,现在是周末,从代表全家到全家参与。
排名第一的梧桐山、第二的七娘山,都不止一次爬过,位列第三的大雁顶却一直没有攻克。从朋友圈中得知,大雁顶要跨海,要起早贪黑,并不好爬,所以迟迟不敢涉足。
继上周的七娘山之后,信心倏地就增强了,是时候前往会一会大雁顶了。
周日,早早起床,奔向杨梅坑停车场。
以家庭日为名,不然衣襟同学不肯离开小区,玩耍时间,更贪恋同住小区的小伙伴。而一旦离开小区,状态就自动切换到了正常的状态,藏不住的小调皮。
早早到了杨梅坑停车场,停车不是问题,快艇却不见了。特殊时期,海上不可以行驶任何船只,理解是理解的。问题是,我们要怎样去往登山口呢?
停车场主有方案,乘坐私家车,每位收取50元的费用,与乘坐快艇一样的标准。一行十一人,前面五人上了一辆车,后面的六人却只能乘坐景区观光车,像猪仔一样,被停车场主转卖。
等观光车的游客还真不少,车子却不多,车子容量也不大,一台车只能坐13人。按购票的顺序排了序,按序号上车即可,但好不容易等来一辆车,人们还是会一拥而上,现场比较混乱。
海边风大,不远就是工地,等车时,落了一头一脸的灰。
起了个大早,却只能等这个晚集,无奈、无法。
好不容易坐上了车,没多会儿就到了登山口。
很多人等车是为了去海滩,像我们一样登山的并不多。
难得清静下来,回头看看小观光车,还挺可爱的。
但不得不说,这道卡设得没必要,有路,却一定要乘景区车才能进来,其中的利益关系不言自明,浪费的是大家的时间。深圳人的口号呢,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啊~~~
放归山野,衣襟的情绪立马转了型,追着小蝴蝶跑。
大概是降温的原因吧,蝴蝶的精神头没衣襟足,很容易就追到了。
到登山口,扫了疫情码,也扫了防火码,然后开始上行。
开始的路是柏油的,以为都会如此,很快就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台阶的出现,让登山更像是登山。
走了没多久,就到了一号观景平台,天不是很晴,视线放不出多远。
不远处的小山包倒是看得清楚,隔山观海,若是大晴天,会更美。
仔细看了看路线图,大致了解全程的情况,但腿才是好汉,要走起来,才是真情实感。
一边登山,一边看经过的小景,这也是兴趣点。
韩信草虽小,却散发着迷幻的色彩,适合这幽幽的山林间。
树啊草啊,都会开花,欣赏这花开的美好,依然好奇它们的名字。
或许,就统一叫它们山花吧,行山的过程中看到的花,保守,不会出错。
大概是石斑木,花开得不少,却平常,没有上周见的吊钟花那般引人。
蜂儿、蝶儿却喜欢,追着花香转来转去。
总有花开,也总有花儿在等待开放。
二号观景平台离一号很近,难度不大。
山路从这里开始,难度有所增加。
坐私家车先来的六姐已经在上面了,而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追赶。
趴在枝上的白点点,大概是蝽吧。
当路况有所分别时,衣襟一定是选难的那条路,不怕事、不服输,是衣襟的性格。
选定的路,奋勇直上。
脚下是连绵的台阶,也有连绵的小花。
不起眼的花,也是可爱极了。
浙江润楠,这名字足够准确,因为树上挂了牌子。
透过楠木花的眼,看山、看海岸线,身至心更远的赶脚。
苔藓的世界,透着神秘的美。
行至高处,看脚下的路,那是成就感。
午饭时间了,路还剩下不少。
停下来吃些点心,然后继续赶路。
再上一些高度,再回看走过的路,风景重复,美感增强。
上行的心情,本身就是风景,为之追逐。
树叶红了,却不是秋天。
捡到一根大木棍,拿了一段路,发现重量不划算,衣襟要求拍照留念,然后丢弃。
若是姆指姑娘也来爬山,估计更喜欢借助下图的款吧。
追花的人,走走停停,在光与影中,陶醉着。
到了三号观景平台,海拔达到584米。
高度不小,风也不小,山与海,都在脚下。
72岁的大姐,方方面面都是全家人的榜样,是领袖。
因为疫情被滞留在深圳的三姐,难得,一起过这个不一样的春天。
定位显示我们在七娘山,其实并没错,大雁顶也是七娘山的七座山峰之一。
登山时因为分别私家车与观光车两种方式,开始登山的时间不一样,此处人员汇合,可以拍合影了。
拍完人,再拍被狂风吹得逛乱的小花,很是迷你,若不是对花感兴趣,还真的不容易发现它们的存在。
问题是它们再小,也是花啊,虽不及吊钟花那么惹眼,却也是美丽的存在。
形色说它们是野木瓜,只不过,这么小小的花,与木瓜的庞大形象也差太远了。
停在三号观景平台处吃午饭,自嗨锅的热气,被狂风吹得也是凌乱了。
继续上行,饭后难免脚步更重。
小宝妈提醒过,说我们只要到达三号观景平台就可以了,三号往上全是阶梯,并不好走。
实际走起来,发现还好,阶梯虽然不断,坡度却没有七娘山那么陡,好歹我们也是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的团队,哈哈。
衣襟一路领先,走在前面,手里多了一根竹棍,轻便助力。
像风一样狂乱的家伙,不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什么形态,是花还是种子。
形色查到的结果是铁线莲,那些须,大概是花开之后的情况。
大家的状态都不错,偶尔有平路,走起来感觉就像是在享受。
减重中的外甥,主动要求跟着大部队一起行山,状态也是越来越好了。
跟上衣襟的节奏,台阶不是问题,海拔不是问题,体力不是问题。
坚持才是胜利。
还是用形色来查,下图中的植物,也是润楠,若说法有错,该怪形色,别笑话小编哈。
红色的,同样是润楠,如果形色说的没错,那么这些小尖塔,应该是叶子吧。
像下图一样打开的苞,确实是叶子。
形色说下图也是润楠,不管说法是否准确,这种拆花的方式很是有趣。
下图中的植物,形色说是细轴荛花,也是中药,主治水肿、乳腺炎、腮腺炎、跌打损伤,果实是红色的小豆豆,也是行山时常见的。
而拍它们,更多是为了美感。
四号观景平台的海拔有682米,时间足够,都是台阶路,慢慢上来,并没有感觉很累很难。
五号观景平台的海拔716米,也是轻松抵达。
一直奇怪明明上周还是满山的吊钟花,怎么就一直不见呢?
当心心念念的吊钟花再现眼中,发现已经近了尾声。
更加神奇的是,叶子竟然是从花蒂中长出来的。确认了再确认,是吊钟花的树没错。
又遇到相对来说最盛大的吊钟花树,只此一棵。
形色说,下图的这颗,也是吊钟花,大概是变态中的样子吧。
更多的吊钟闯进镜头。
形色说,下图还是吊钟花,难道是种子?
吊钟或者润楠,或者两者都不是,思路很是混淆。
红色的小豆豆,大概是榕树吧。
顶峰到了,海拔801米,也说804米。
海拔问题不大,就是风太大了,立不住脚。
衣襟心中,写着登顶的小小得意,但还是要挑战新的高度和难度。
今日水印定位的地点没错,海拔有所误差。
大风吹,底盘要稳住,人才不会被吹跑。
因为大风,在平台上拍合影难度太大了,找到背风向阳处的台阶,歇息的同时,请坐在前排的美女帮忙拍下合影,排列组合更活泼一些。
相对来说,这处山顶也是相对开阔的,云雾被风吹得立不住脚,飘飘忽忽地,颇具仙感。
歇息后下山,遇到一处粉白色的花,鲜亮、集中,形色说是山矾。
那么好看的一树,奇怪怎么上山的时候就没看见呢?
下山不难,一口气走了很久。经过的风景,重来一次,观山观海,心情开阔。
偶而停下来歇息,是为了让腿部的肌肉放松放松。
形色说的芒萁,与老家山林中印象深刻的蕨菜有几分形似。
叶子确实有几分像,更主要是因为对植物的知识太匮乏。
下面两图,是形色说的野牡丹。经过一系列被嘲笑事件之后,对形色的准确性,只能是半信半疑、将信将疑。
差不多是光杆上开出的小花,估计也是药材吧。
下了一山又一山,脚步同山路一样,延伸再延伸。
一路都有蝴蝶追逐,衣襟一出手,就能捉到。
一说到毛毛虫就怕得不行,抓蝴蝶却不知道害怕,孩子的心思就是难猜。
下山之后,还是要分别两路出去。
私家车打通电话即来接人送人,电瓶车则没那么容易,上山的下海的游客那么多,等车的队伍排出老长,等了近一个小时,才坐上车子。
终于回到自家车上,已经日暮时分。就近找了家饭店,有窑鸡吃,累了一天,吃什么都香。
海边餐厅,没理由没海鲜吃。
说实话,再新鲜的蚝,都没有阳江的好吃,还贵。
第一次的大雁顶之行,比传说中的容易许多,虽然上山时因为等车而耽搁了些时间,但整体来说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小马过河,各有各的体验。身在其中,最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