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后的一个周末,暖暖的,阳光明媚。
听说长洲岛上有樱花看,我们决定去往那个方向。先到中环码头,有通往长洲的快船。

小衣襟大概是不记得上次乘船是什么感觉了,等着船来,目光中透着急切。

船来了,牵着妈妈的手,一路小跑着,就上了船。
找到一个有光的座位坐下来,那天的光线非常好,透过窗,依然通透。

窗外的海,也清澈透亮,就像小衣襟的眼神,明亮纯净。

没多久,船就靠了岸。我们一路往上爬,因为听说关公庙那里才有樱花。

爬到高处回身看,整一幅地中海风情的明信片。

有人家,把院落打扮成了春天的池塘,有锦鲤畅游,有蛙王子和蛙公主闲庭信步。

蛙家族的成员,形态各异,一边快乐地歌唱,一边守护着院墙。

实在是欢喜的,蛙乐队。

看到墙上的指示,知道这里果然有樱花,但时令上,总感觉不对。
还是要上去看看再说。

先来只棉花糖,补充体力。

然后一路鸟语、花香,庭院深深浅浅。

木瓜挤满树。

嫩叶,星星点点,却是无限扩展的空间。

即使藏身于幽暗之处,亦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羊蹄甲,守望着这时的岁月,春风飞渡。

旗子飘扬,在运动场上,活力喷张。

而最终,我们没有看到樱花,哪怕一朵。
从而,也就不知道,哪种树才是樱树。
接着向前走,渐渐靠近了海岸。海水湛蓝,头一次发现,香港的海水有这么蓝,映得郊野最常见的马樱丹更加鲜艳了几分。

小衣襟也喜欢这样的色彩变幻,虽然走了不少路,心情却无限愉悦。

带着小衣襟下到海滩上。
铺在眼前的,是那么明丽的一片海。蓝得眼睛和心,都醉了。

凑近海面,从不同角度看,都绝对是湛蓝、清澈的海水。

小衣襟在海滩上来来回回地跑,又想接近,又想避开浪头的节奏。

一边关注着哪根木棍才最合心意,捡到了,就美于言表。

纵使大海再美,与小木棍相比,在小衣襟的眼里,都显黯然。

趁着小衣襟稍稍停顿下来,拍张照,竟然给拍到了两只婴儿式胖腿,也是醉了。

要是这么美的海,没有小衣襟的画面,会不会简单枯燥了些呢?

转到礁石边,中午的大太阳下,海面还是那么蓝。而小衣襟的眼里,还是只能装进很少的海。

喜欢玩海的人,可以有很多种玩法。

这样的天气下,即使什么都不做,就在海边发发呆,也是美好的。

就像沙滩上的那几个美女一样,正面晒晒,再翻过来晒晒。晒晒更健康哈。
而小衣襟才不屑这些呢,只想一路走,一路捡,拾更多的木棍。

肚子饿了,山顶有家茶座,我们爬上去吃东西。
真的是可以一边吃东西,一边看海哦。

菜单竟然用的如此中国东北风的封皮,真是大跌眼镜。与脚下海面的色彩,感觉冲突性过强了。

而食物的出现,让色彩变得更协调。

不过是一两盘再平常不过的食物,因为有了海面的映衬,就变得不一样了,完完全全的不一样。
极尽浪漫的享受主义风格。

高处,风很大,吹乱了小衣襟的头发。
而意面那么诱惑着,让小衣襟投入,不错眼神。

有小衣襟的日子,忙活、忙乱是常态。但正因为这种种偷不得的懒,才觉得此时的我们,活得更实在,更活力,也更有动力。

然后,我们往主街的方向走,沿途还是海。
娱乐场,也修在海滨。
要说小衣襟骑过的木马不少,可像这个一样,可以面对海浪的飘摇而上下翻飞的木马,还是第一次。

由不得人醉,真心醉。
醉在一个“型”上。

小衣襟长大了,一个人爬上爬下,感觉不安全时就放慢节奏,小心奕奕。

而难度不大时就大刀阔斧,勇往直前。

海滩上还长着一排树,叶正红。

红叶,把海面的颜色衬得更加蔚蓝、明亮了。

画面切成横幅,拉进更多的影子,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不同风格的美,给视觉极大的享受。

海面上有一些船只飘浮,其中有帆船,迎着风,行得像箭一般的飞快。
直升飞机在头顶盘旋,轰隆隆的响着。
风很大,吹得人不敢在海边久留。

回到主街上,选了芒果和榴莲的糯米糍,冰冰凉凉软软糯糯的,太舒服的零食。
而通往码头路边,立着一排排的紫荆。从冬天还没开始的时候就拉开盛开的架式,一直到了春天,还强势不减。

南方,一向季节不分明。
而说不定什么时候,会遇见什么样的花开。就像此次,寻樱花而不见,但明明知道它们在的,在不远的将来,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