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6月,因为家有喜事,姐姐们专程从老家赶来,七姐妹凑得齐齐的。
六姐说,朋友圈中看到朋友一家五姐妹一起旅行,感慨颇多,便一直想着我们七姐妹也能有机会一起出游。这次人是凑齐了,但是五姐一直忙,脱不开身,六姐妹牵手出游的决心却未曾动摇,前一天晚上约好,第二天早上七点钟,准时出发。
原本准备睡到自然醒的,但是姐姐们都说九点钟出发太晚了,把时间半个钟半个钟地往前推,最终定为七点钟。日常的节奏,都是陪着小衣襟睡到自然醒的,一旦被闹钟催着,便感觉紧张,一夜几乎未眠,数着星星数到天亮。
农林路加油站汇合,右转上高速,300多公里的路程,一口气就跑到了韶关。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南华寺——在广东很有历史、也很有名气的一座寺庙。
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佛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修行方法。达摩把他的这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惠能在南方传法,建立南宗。北宗神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惠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廷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惠能也因而成为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惠能经过六代,故传统旧说将达摩视为“初祖”,而把惠能称为“六祖”。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曹溪也是禅宗南宗的别号,因六祖惠能在曹溪宝林寺演法而得名。曹溪被看做“禅宗祖庭”,曹溪水常用以喻指佛法。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沿袭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南华寺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多平方米,由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群组成。这些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的。
南华寺的庙宇依山而建,殿堂在同一中轴线上,结构严密,主次分明。进入第一道山门曹溪门后,就是放生池。放生池是椭圆形的,池上建有一座八角形、圆柱挑角、攒尖顶式的五香亭。
宝林门是南华寺的第二道山门,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成,清代及1912年均有重修,门联是“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横批是“宝林道场”。
寺门内外,众多游客进进出出,这一点上,也足以说明南华寺的名气之大。
钟、鼓二楼相对而立,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明清两代及1933年均曾重修过。楼分三层,歇山顶,檐角挑起,格子门窗,钟楼顶层悬有宋代铸造的万斤铜钟。
天王殿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清代重建,原为罗汉楼,后改为天王殿,殿正中央供奉弥勒佛像,后面塑韦驮像,两边塑四大天王像。
在大雄宝殿,赶上僧人们的道场,停下来静听了好半天,在佛声佛香中,试图让浮燥的内心,得到稍许的净化。
僧人中以长者为多,这个年代,终生为僧的人怕是没以前多吧。随着年代的向前推进,后面的事情又会演化到什么样的方向,未能预卜。
曾经可为千僧提供饮食的大锅,也只能成为摆设了。
然后接着向大殿的后身走,经过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建筑,与大殿前的人潮汹涌相比,后面显得更幽静些。
天气很热,但寺庙内绿树成荫,减少了酷热感。
华寺的灵照塔,是南华寺内迄今保留原址不变的最古、最高的唯一建筑物,“塔为楼阁式八角五层砖塔,塔基宽10.8米,每面宽4.5米,塔高28.8米。以上各层,直线递减收缩。首层出乎座,以上均用须弥座。首层塔内安放毗卢遮那佛像一尊。不能上塔。上塔由北门沿壁梯盘旋而上。用生铁铸成‘宰堵婆’式塔顶,铜铸宝瓶塔刹。”
灵照之名,始于六祖慧能入灭百年后之唐宪宗元和年间,柳宗元《赐谥大鉴禅师碑》云:
扶风公廉问岭南三年,以佛氏第六代祖未有称号,疏闻于上。诏谥“大鉴禅师”,塔曰“灵照之塔”。
扶风公廉问岭南三年,以佛氏第六代祖未有称号,疏闻于上。诏谥“大鉴禅师”,塔曰“灵照之塔”。
关于灵照塔的文献资料有很多,六祖慧能过世后,其真身就安放在灵照塔内。六祖弟子们尤其是擅长塑像的方辩,先用香泥裹敷六祖肉身,并根据师父寂前“遇满之难”之谶,用铁叶和漆布围护颈项,才放置塔内供养。另外塔内还安放有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衲宝钵、方辩所塑真并道具等文物。
南华寺后庭深深,植被葱葱,很多古树,猜不出年岁。
绿荫蔽日,酷暑中顿感清凉。
此时我们眼中所见的南华寺格局,重修于1934年,由时任广东西北区绥靖公署主任李汉魂资助,著名高僧虚云和尚主持,历时十年,建成后的殿堂房舍共有243楹,新塑圣象690尊。
南华寺内文物众多,除了六祖真身像外,还有木雕的五百罗汉造像,雕于北宋仁宗庆历三年至八年(1043年-1048年),通高49.5至58厘米,直径23.5至28厘米,木料主要是柏木,少量为楠木、樟木或檀香木,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明朝曾经重新饰金,清光绪年间,曾补雕过133尊被火烧毁的罗汉。1936年,虚云法师主持修庙时,将大部分木雕罗汉藏在大雄宝殿里三尊高达15米的大佛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发现。他们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南华寺内文物众多,除了六祖真身像外,还有木雕的五百罗汉造像,雕于北宋仁宗庆历三年至八年(1043年-1048年),通高49.5至58厘米,直径23.5至28厘米,木料主要是柏木,少量为楠木、樟木或檀香木,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群像。明朝曾经重新饰金,清光绪年间,曾补雕过133尊被火烧毁的罗汉。1936年,虚云法师主持修庙时,将大部分木雕罗汉藏在大雄宝殿里三尊高达15米的大佛腹中,直到1963年才被发现。他们具有相当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除此之外,南华寺内还有千佛袈裟,是罕见的唐代传世刺绣,绢底呈杏黄色,上面绣有一千个佛像,佛像全部为结跏趺坐式,手式有入定、接引、说法、合掌等,口、鼻、眼和发髻清晰分明。用金线绣出形象,然后以蓝色、浅蓝色、朱红色、黄色丝线陪衬,再绣蓝色背光。四周是十二条形象生动的蛟龙。据广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考证,此袈裟是唐中宗赐给六祖惠能法师的。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于万岁通年元年(公元696年),御赐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师圣旨一道,纸质,长140厘米,宽42厘米,楷书首尾,边用绫装裱。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于万岁通年元年(公元696年),御赐南华禅寺六祖惠能大师圣旨一道,纸质,长140厘米,宽42厘米,楷书首尾,边用绫装裱。
南华寺还有北齐昭帝皇建元年(公元560年)的铜佛造像、唐代花缎袜、六祖坠腰石、唐代铁质观音殿、天人像、释迦牟尼像、明代四大天王木雕、清代五百罗汉瓷瓶、明代金书《华严经》残卷等文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在寺内随性走走,看看。
非专家,只能看个热闹。
人少的地方,拍照,留念一下。
家人的合影也必不可少。
此行除了六姐妹,还特邀了四位男士保驾护航,一行共十人,团队规模还是有的。
因为我们到达的时候,解说人员都在忙,所以此番南华寺的游览,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浅浅地看个大概。
离开南华寺,向丹霞山进发的路上,有很多家农庄。合适的时候停车,坐下来,点了一只鸡,吃了一顿虽简单却也丰盛的午餐。
等餐的过程虽然不久,却也足够打上几把。好吧,我的姐姐们,个个都是麻将高手,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