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彩云之南】 D5,普者黑-弥勒,浸染东风神韵,走近阿细跳月

0

    D5,2020年7月21日,从普者黑到弥勒,在东风韵景区的酒窖里品味西餐,住可邑小镇的帐篷酒店,体验一级棒

     行程进入第五天,早上,我们在普者黑,仙人洞村。
     客栈不提供早餐,去街上找其他有早餐供应的餐厅。村子不大,也不必走很远的路。昨天的东北包子,还是比较接近东北人的喜好的,衣襟却不待见,索性换成粉好了。
     有粗有细,有粉有面,每人择一碗,一碗15元。碗不小,面却不是很多,感觉价格有些小贵,但是店家说,家家都是这个价。
    衣襟比昨早吃的多,就是值。

     出门前,衣襟强烈要求在行李中塞入汉服, 且一路都在问,哪天才可以穿。既然山区气温不高,也没下雨,当然可以穿了。
     穿上汉服的小姑娘,走在街上,气质果然不一样,神情也跟着不同。此时,请忽略脚上的鞋子,因为皮鞋还在车里,而车子停在村外的停车场里。

     别过仙人洞村,也就别过了普者黑。
     前行的方向是弥勒,是2013年正月在云南认识的从事旅行的小李推荐的。查导航,弥勒距离普者黑有200公里多一点儿的距离。此行云南,按三周时间准备的,时间充裕,慢慢走慢慢逛逛,完全可以有。
     路况良好,一路无话。
     接近弥勒,路边出现很多葡萄园,有葡萄卖,也有葡萄美酒。那些瓶子,还有装在瓶子里的颜色,都可爱极了,必须败一些。

     一脚油门,抵达弥勒的东风韵景区。
     请看衣襟脚上,鞋子换了,与汉服搭得上了。

    看介绍,东风韵景区显然是弥勒最网红的景区,适合拍照。
    进入景区,还是选择坐电瓶车,抵达主景区。电瓶车如急风电掣而上,中间经过满山坡的巨大花园,却没停留。

    下了车,最先看到的,却是旧时代的拖拉机,和1958四个大字,以及“农垦”的概念。说到农垦,咱有感情,嘿嘿,自然多看几眼。
    原来,这里属景区内的农垦展览馆部分,展现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国营弥勒东风农场的农垦人,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屯垦拓荒的历史,以回顾为契机,展望未来。

    展览馆的大门是紧闭着的,不知是否与疫情有关。
    门前的花儿,倒是不受影响,开得艳丽。

    东风韵景区也叫东风韵艺术小镇,建于2014年,是一座集葡萄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为一体,以文化艺术为主线打造的特色小镇,曾两度蝉联“云南省特色小镇”名录,被称为滇中的“普罗旺斯”。而刚刚看到的那些种满了花的山坡,紫色的部分应该是熏衣草吧, 不然不是辜负了普罗旺斯四个字?普罗旺斯一直神往,无奈距离遥远,不如先仔细看看这近在眼前的吧。
     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那些巨型的红砖堆砌物,还以为与佛教有关,却被提醒,是酒窖。

     再看它们的外形,竟然是酒瓶,果然是与酒文化有关的。
     在景区里转东转西,发现拍照取景不好选点。此行原本带了鱼眼镜头,却留在车里没有随身背着,想拍全景,只能用手机。

    角度也是问题,那些夏日里茂盛的树木,也会遮挡视角。
    不过关系不大,该怎么乐呵,还怎么乐呵。

    也是体贴吧,围墙下修了一些可以供爱美的女士们拍照用的砖垛,可以踩着坐到高墙上,更利于取景。看那些发布在旅游网站上的美图,都是从这个角度拍的。
     衣襟自然也喜欢,很是配合拍照,拍美照。衣襟的汉服,与景色也很搭,看来衣服是穿对了,人也来对了。

     自衣襟九个月起,就一起旅行,眼中的风景,千般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衣襟。
     要说不变,也有变。一个小小婴儿,走着走着,就变成了准小学生,时间过得太快,无关谁情不情愿。
     衣襟走到哪儿,哪儿就是风景。两只大腿的出现,很是让人困惑,衣襟自然要近前研究一番的,且被鼓舞得,不知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才能跟上那两只腿的节奏。一边看着,只想笑。

    这个景区,真的很适合拍照。
    大把的游客,有备而来,知道如何衣着打扮,如何取景,如何摆拍。
    看了一会儿,衣襟也学会了,排到最佳拍照位,爬上台阶,自己就是导演,快门只管对着衣襟按就是了。

     也学着衣襟的样子拍了拍,却还是觉得有衣襟的画面更像是面面,其他人都是装腔作势。

     既然摆拍造作,不如走纯真的自然派路线,一起抱大腿如何?

    或者排排站,抢占酒窖。

    能发现的点,都被我们玩一遍。

    累了,就坐下来歇歇脚。
 

     早过了饭点,觉得应该找个地方吃点好吃的,可是我们还在景区里。
     不用愁,好吃的,就在眼前,是建有酒窖里的西餐厅。看到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天空是蓝色的,晴天。
     衣襟是饿极了,听说爸爸安排了好吃的,捧住爸爸的脸,亲了再亲,亲得某人的心化成了水,不用吃东西都是饱的。

    餐厅入口,一只由木块拼成的手,很有设计感。此时请忽略人脸的明暗不均,人站在一边,是为了表现那只手的大小,起对比之用。

    吧台,居餐厅的正中而设,设计上,堪称独特到家了。

     不如坐下来,感受感受。

     偌大的餐厅,只设了几处座位,都是极用心的安排。
  

     还设有休息区,包括洗手间在内,整体布局、细节安排上都讲究的是“情调”二字。

    我们的座位一般,但是服务人员说只能如此安排,不给我们挑拣。
    大家都饿了,还是吃饱肚子要紧。

    这一餐,是此行云南吃的唯一一次西餐,是超级棒的体验。因为在景区,随身背了相机,所以认真地拍了拍食物图,觉得这里上单图而不是拼图,画面上的食物才更有感染力。看官的口水,且管住哈,若失控,可别怪咱没提醒,呵呵。
    正餐前的面包,新鲜出炉的,很软很香。

     牛扒,嘿嘿,很棒,肉质与口感都是。

    甜点,也是美味极了,很甜。
    甜得让人很幸福。

    这道虽然不太甜,却清凉爽滑,入口极舒服。

    还有衣襟最爱的水果冰淇淋,美味更美心。

     毕竟篇幅有限,最后还是上拼图吧,凑合着找找感觉。还有好吃的若干,没拼上来。

    从餐厅里出来,发现下雨了。
    刚刚进餐厅时,明明是明晃晃的蓝天好吧?
    逃着雨点躲,雨却越下越大 ,简直就是瓢泼,砸得我们的人马失散,各想各的招,各躲各的雨。

     雨中望向林中的建筑,大概就是景区配套的牛哆啰音乐农庄酒店吧。若是傍晚时来到这个景区,应该会选择住在那里。

     躲了差不多半小时,雨势才小了些。
     可以离开了, 还是坐电瓶车。原路下山,又经过那些开满了山坡的花儿,若是晴天,应该会选择停下来进入花丛拍拍照的,既然下雨,就算了,为了鞋子还能穿,还是直接出景区吧。

     下一个目标,选择了可邑小镇。
     还没到小镇,一群羊跑过来,迎接我们。

 

    可邑小镇位于弥勒县西三镇的可邑村,“可邑”在阿细语中的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地方”。小镇隐匿在森林之中,空气质量很好,是了解彝族文化的好地方。
    彝族阿细人会在景区门口举行欢迎仪式,有乐器吹吹打打,还有美女献上歌舞,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并没受到如此礼遇。第二天离开的时候,倒是赶上了,却还是来晚了,仪式正在结束,只听到点滴乐声。
    不太懂小镇的进入规则,因为订了账篷酒店,工作人员没多问,就放我们进去了。

     说是这里有处密枝仙境,可以走栈道前往探秘。
     开始还不知“密枝”两字的写法,后来才弄清楚,原来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入了林子,空气清新,心情舒畅,还是先拍拍图吧。

     有老爸守在身边,依偎同行,衣襟的心情,其实是最舒畅的。

     若再遇上好玩的,就更加乐不可支了。

     没有午睡的午后,衣襟的情绪往往失控,爱打闹,打狗嫌,静不下来。
     这一次的表现是,抢在前面走,谁都不许做第一,只有衣襟可以。

    走一段,就停下来,做温柔淑女状,学古代女子的行礼方式,一番客气后伸出小手,请爸爸、妈妈把手放上去,完成搀扶之举。
     一套动作还是比较繁琐的。
     一套结束,间隔不超过两分钟,又来下一次。
    看都看得累了,喊停,衣襟却不情愿,必须无条件配合。
    做衣襟的家长,真心不易啊!

 

    终于走到了密枝仙境景区的精华部分——网红的相思桥。那些许愿挂件,让景区中的绿色,不再一成不变。

     美女三人组,这一天拍的合影最多,不愁没有头图。

    身前身后,都不见其他游客,密枝仙境的仙,妙就妙在这一点。把相机放在石头上,完成大部队的合影,自拍哦,记录下当时的欢乐心情。
    旅行,越是自然原始的风光,越是我们追求的。

    既然没人,就放肆地拍吧,一整座桥,都是我们的。

     尽管来来回回,走上多少遍都没人管,都可以有。

     走到桥中央,看到桥下面的酒店,怀疑是不是我们要住的那家账篷酒店。求助地图,应该不是。

    过了桥,在桥的那头,再自拍一次,也是难得。
 

     游玩部分基本结束,去往酒店方向。
     酒店不难找,前台办理入住,发现有军旅、澳洲和彝家三种帐篷可以选择,自然选择了彝家。
      有电瓶车把我们和行李送到沿山坡层层向上的房间,确切地说是帐篷。外观看上去,更像是茅草屋。

     进到屋里,原来帐篷是在天花上。好吧,算切主题。

     发现门窗设计得比较有意思,两层玻璃中间的填充物,竟然是红豆、绿豆、豌豆、瓜子等等农作物,自然天成的意思。

     萱草被用来绿化酒店的内部环境,一派绿意盎然中,透着小俏皮。

     经过的树,都是有故事有内核的,比如核桃。

     就连蘑菇都生得与平日所见不一样。

    还有缀满枝条的红豆,此处应该有相思荡漾,却不知所向。

     方向,应该是小衣襟吧。
     至少六年的生活中,塞满了小衣襟,以后还有很长时间,也会如此。

     还有花开肥硕的金色桂花,香气溢满了空气。

     一切都说明,这酒店选的不错。
    时间已经接近傍晚,酒店再好,可邑小镇,我们更应该去看看。
    车子带我们先到了可邑彝族博物馆,小院内可以停车,那就先参观博物馆吧。
    博物馆展厅不大,却主题鲜明,布局精简。
    第一个展厅是以红土家园为主题的弥勒展区和阿细山村展区,介绍彝族阿细人的分布、起源、迁徙等情况。第二个展厅以阿细之魂为主题,包括灵魂与祖先、质朴婚约、魂回故里三个展区,讲述了天地万物的产生、阿细人发展历史、青年男女成家过程、生产生活场景,展现了“毕摩传经”、“密枝节”、阿细祭火等习俗,描绘了毕摩以指路经为灵魂引路,送归彝宗与祖先团圆的神奇仪式。第三个展厅的主题是阿细之韵,介绍了“阿细先基、阿细跳月、火把节”等文化及活动。

     也算是彻底明白了,密枝是哪两个字,以及密枝山是怎么回事。
     原来,密枝山是彝族村寨的神圣之地,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村中会挑选出年轻力壮的男子,带上猪羊去密枝山举行神秘的祭祀活动,这就是“密枝节”,也叫祭密枝。祭密枝是彝族祭祖先和神灵交流的一种特殊仪式,祭祀活动由毕摩主持,在林中选一棵参天古树做为“龙树”,象征着神树,毕摩手摇铜铃,口中念词,表达村民心愿,祈求神灵保佑全村风调雨顺,家宅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另外还有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的发源地,就在可邑。“阿细跳月”源远流长,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阿细跳月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阿细先民经历天火之灾得以生还,人们欣喜狂欢,站在被大火烧焦变烫的土地上,不得不快速交换两只脚,边跳边踢,慢慢形成了舞步。男子们身上打猎的弓弦在跳动中撞出了悦耳的响声,慢慢演变出了三弦,后来加上吹竹笛和木叶,配合拍掌起舞,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阿细跳月,从而成为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

    将博物馆的三层小楼能参观的部分都参观了一遍,还有一个展厅里展出的是植物,其中很多熟悉的名字。

     衣襟更迷恋院子里的秋千,荡得风声水起的。

     接下来真的该去逛逛可邑小镇了。
     把车子停在博物馆,准备步行过去。

     寨中的小巷坡上坡下的,问好了路,才知向哪个方向走。
     壁画开始呈现。

     那些壁画色泽丰润,形象立体,生产生活气息浓郁,简直就是太引人注目了。

    其中就有表现阿细人婚姻恋爱的三部曲壁画。
    其一是青年男女靠在一起谈情说爱,以木叶传情,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其二是阿细人“一担清水定终身,一背柴禾认公婆”的婚俗。其三是夫妻合种“同心树”,每一对青年男女成为夫妻后都会种一棵属于他们的同心树,让这棵同心树随着他们的感情一起成长。
     博物馆中也是这样介绍阿细人的婚恋习俗的,女人要背着柴进男方家,体力活担当,做彝族女人不容易啊。

    这些壁画题材很丰富,村子里的墙壁颜色,很适合在上面做画,一直羡慕会画画 的人。

    除了民俗民风,这些壁画也有着浓浓的时代风,比如网络、网购、校车、照相机元素等等,紧跟时代步伐。

    这么好看、可爱的壁画,多拍几张纪念照,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些儿时玩过的东西,都还记得吗?

    前方经过的门洞,是一所小学的旧址,始建于1896年,蛮有历史的。

    路过的小摊上,发现了稻草编制的物件,不明所然,只觉得好看。
    问过卖家,才知系在上面的,竟然是皮蛋。买了一串,不为了吃,为了好看。

    谁家院墙外,新生的果子与陈年的玉米,相处得很是融洽。

    长在空地上的果树,则难逃衣襟的魔掌。什么时候,咱家衣襟能懂得怜惜呢?且继续盼着。

    在村中主街上找到一户餐厅吃晚餐,很合口,也很实惠的价格。

  

    吃饱了,回酒店。
    酒店大门口,开着成墙的黄色花朵。衣襟自然不能放过,说摘就摘,仿佛花儿是好朋友,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反正花儿不说话,衣襟把这一点当成默认。

    长成串的植物,衣襟没发现,可能是颜色不够鲜亮吧。
    但是镜头发现了,尤其是背景中的那些圆圈圈,很有喜感。

    正玩着,忽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彩虹,虽然只有一小段,却也清晰、神奇。
 

    回到房间,天空还大亮着。
    既然阳台上有浴缸,就放水泡一泡,对衣襟来说,玩水是无比开心的事。需要说明的是,酒店的房间每一间都不挨着,中间有足够的距离,且有树木相隔,住在酒店的客人很少,所以不用担心被窥。

    泡在热水里的舒适,衣襟用美人鱼的尾巴来表达。

    真的是太舒服了,眉目传达。
 

    葛优躺的精髓,衣襟不仅深深领会,简直就是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必超越。

    一边看着衣襟泡澡,一边看着晚霞慢慢亮起,再点点褪去。
    结束这一天的活动之前,衣襟又完成了两幅画作,记录旅途中的心情。

    听人言,有好处。
    正是听了小李的话,才来的弥勒。入弥勒,心欢喜,人人皆如是。

阅读(1,721)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