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2019年5月5日,马斯特里赫特一日, 圣彼得堡洞窟、 圣瑟法斯大教堂、圣扬教堂、圣母圣殿、天堂书店,荷兰留给我们的记忆,远比这些精彩
昨天傍晚来到位于荷兰东南角,靠近比利时和德国的马斯特里赫特。
马斯特里赫特原本就是一处历史名城,但被更多的人们所知道,还是近些年的事。1991年欧盟在这里签订了著名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使得小城一时间名声大噪。条约于1992年正式生效,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
小衣襟在来马斯特里赫特的路上就睡着了,这一觉睡了不止12个小时。睡醒了,活力满满的一天,也便开始了。
在马斯特里赫特,我们要住两晚,所以这一天,我们的行程很轻松,只想在马斯特里赫特随便转转。
原本很放松的一天,却没想到,麻烦先来了。
发现我们出不来酒店停车场了。
酒店前台给了两张卡片,将其中的一张塞进机器,发现闸口并没打开,且没发现第二个插卡口,过了很久都没反应。
后面也有车子想出去,便退了回来,让后面的车子先行,以借机看别人是怎么操作的。
结果很简单,人家只不过是把两张卡片都插进了同一个插卡口而已。
于是把车子重新开过来,把剩下的另一张卡片也塞进去,结果,依然没有反应。
只好回酒店,和前台说明情况,重新拿到一张卡片。
然后发现,机器依然不买我们的账。
于是,再回酒店,前台又给了我们一张卡片,插进去,闸还是不肯升起来。
最后一招,回酒店把工作人员拉来现场。换工作人员操作,也是一样,这机器是认准了,要和我们过不去了。
工作人员与后台联系,刷新了数据,我们的车子,这才从地库里钻出来,重见天日。
这一番来来回回地折腾,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不过是出个停车场,至不至于啊?事实的确如此,也只能忍着笑,认命。也庆幸,今天我们不远行,若是要赶飞机之类的,岂不是更惨?
刚一出门,便经过一处路口,中间安有一堆做为城市雕塑的立柱,每个柱头上都顶着一颗星星。尽管它们并不闪光,却让小衣襟激动不已,一直说着“我太喜欢了,我太喜欢了”。好吧,停车,拍照,纪录下这美妙的时刻。
马斯特里赫特是荷兰第一个居民点、最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四世纪,是第一个按中世纪城市规则建立的城市,这个规则后来则演变成了现今的城市命名规则。
搜索关于景区的信息,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神秘的洞窟。小衣襟还没进过洞窟,一旦听说,果然向往。
于是目标坚定,第一时间赶来。
圆形的停车场上,停了很多车子,看来这景区还是挺受欢迎的。
位于高处的城堡,很显眼,向着那边爬了过去。
跟着小衣襟走南闯北的猴子,也表示喜欢爬高。
古堡的来历、详细,不明。
却见炮口和弹痕,述说着过往。
只是脚步还没停稳,却下起了冰雹来。
劈头盖脸的,豆大的冰雹铺天盖地,急急地砸下来。还好下车时见天色不好,是背了伞的。
这是小衣襟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冰雹,原本以为会很兴奋,实则不然,接受得很是坦然,就如同已经见识过很多次一样,并不感觉新奇。
一阵冰雹,把我们又打回了车里。
想离开,又不些不甘心。看原本满天的乌云,来的快散的更快,转眼已是云开雾散。
于是又爬回古堡上面的高处。
有道路在草地间交织,却不知我们要去的是哪边。看见别人往哪边走,也跟着走。
黄花铺满了草地,刚刚的冰雹似乎并没伤害到它们。
直走到山坡的边缘,小山虽然不高,却可以看到马斯特里赫特的城景,也听得见来自下面的体育场上的声音。
在荷兰跑过的这些天,还是第一次发现,荷兰原来也是有山的哈,山丘也是山,必须是。
一直走了老远,还是不知道洞窟藏在何方。
迎面走来一对母女,向她们求助,指点迷津说,在停车场边的咖啡馆。
好吧,原路返回停车场就对了。
有飞机从头顶飞来,飞得很低。处于三国交汇处的马斯特里赫特,航路一定繁忙。
咖啡馆边,果然发现了售票处。不过,距离下一次发团时间,还有一些时间,不如进咖啡馆吃点东西。
主食似乎是派,有各种馅,做得很精美。小衣襟对甜品一向没有兴趣,就坐在一边,看着别人吃。
集合地点在咖啡馆外的石头边。
时间到,导游拎着几盏灯,摇着铃,走过来。
我们的位置,也是刚刚一直在说的小山丘,其实有个宏大的名字——圣彼得堡山,洞窟便在此山中。
从前,马斯特里赫特的居民为了取岩石作建材,而对圣彼得堡山进行了挖掘,从而形成了如今这里独一无二的景观。洞窟里有超过2万条通道,所以进入参观,必须由专业的导游带领,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的。
我们的导游是一位黑胡须的男子,说英语,可惜水平有限,能听懂的并不多。
这就走进了神秘的洞窟,小衣襟的兴趣有倒是有,却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也不激动,也不害怕。
对导游手里的灯,倒是兴趣更大些,乐得帮忙提着,而导游也乐得让小孩子高兴。
对任何事情,都很人性,是此行对荷兰人的普遍印象,这种感觉非常棒。
不时,在某处停下来,导游讲啊讲,一讲就是很久,因为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太多。
画在墙上的地图,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万多条通道,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墙上还有许多挖掘工人留下的彩绘壁画,可见荷兰人的普遍艺术水平之高。
荷兰人的建筑、布局,正如同画中的一般模样。
也有一些工作场景的绘画。
在采掘时,还发现了很多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导游也指着看了一些。
导游还带着大家走到一处屋子前,用手里的钥匙开了锁,拉开了电匣。
里面安了一排排的铁丝网,下面有轨道,二战期间,这里是一个被非常广泛使用的隐藏处,安全起见,很多名画也被移来这里藏匿,比如伦勃朗著名的画作《夜巡》,现存放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国立博物馆里,我们是见到了的,小衣襟还在画前仔细研究了很久,问了很多具体的问题。
行程的最后,导游让大家排成一条长队,扶着墙壁,然后提着灯,只带走了一位女士。
接下来,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也不见五指的那种黑,彻头彻尾的黑。
然后,大家需要在黑暗中,扶着墙壁,一点一点前行,直到走出黑暗。而先走的那位女士,等在前面,和她一起的还有一盏亮着的灯。
从洞窟里出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而这一天,我们才只参观了一个景点。车库里出不来是一个原因,在山顶打转找不到洞窟花去了一些时间,等着入内参观也占用了一些时间。
尽管节奏放慢,是旅行的真谛,但天色真的不早了。原本还以为这一天时间充裕,可以顺路跑到30公里之外的德国亚琛去看看埋葬着查理大帝的亚琛大教堂的,顺便体验一下在申根国之间穿越的感觉。
而这一天,所剩已经不多,马斯特里赫特的打卡地,还剩下一堆呢。
先到了维德霍夫(Vrijthof)广场,一群打扮得很离奇的怪物,像是用泥巴甩出来、堆积而成的,像《权利的游戏》中那些鬼灵。
还真的不能细看,越看越感觉不舒服。
做为马斯特里赫特最重要的广场,维德霍夫广场边,一左一右并排立着两间庄严的教堂——圣瑟法斯教堂(Sint Servaasbasiliek)和圣扬教堂(Sint Janskerk),它们分别是天主教与新教教堂的代表。
右边的是圣瑟法斯教堂,始建于公元6世纪,保留了早期罗马建筑的特点,是荷兰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也是荷兰唯一一座建在圣人墓上的教堂。圣瑟法斯教堂里葬着荷兰第一代大主教,也是马斯特里赫特的第一任大祭司圣瑟法斯,时间是公元384年。
做为这座城市的主教堂,教堂内里藏有这位主教的巨大宝藏,地宫中,来自中世纪的黄金艺术品,毫不逊于皇室陵墓的陪葬,1160年的金圣骨匣和1580年的圣瑟法斯半身金像,都堪称国宝。教堂的四方院里,还有一座重达6.6吨的大钟,被荷兰人称为“老奶奶”,也是一宝。
左边紧挨着圣瑟法斯教堂的是圣扬教堂,原本是圣瑟法斯教堂的洗礼堂,17世纪30年代风云突变的宗教改革,使它成为了一座新教教堂。相比之下,圣扬教堂虽朴素一些,却也是荷兰最美的教堂之一,红色塔楼的外观,曾经是用牛血涂成的,这一点无疑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找不到地方停车,也因为发现这里距离我们的酒店并不远,所以决定把车子开回酒店,再用步行的方式,继续游览马斯特里赫特。
在马斯特里赫特城的中央,马斯河(Maas)南北贯穿,把整个城市分成东西两半,主要的游览景点都在河的西面。
而我们的酒店在河的东面,停好车,跨上桥,便可过到对岸去。
站在桥上,将两岸都看得清清楚楚。
天色好好的说,人在桥头,吹着风,心旷神怡。
桥边,七叶树还是开得旺旺的,花期有没有郁金香那般长,尚待考证。
一树紫色的花儿,也让此刻的天气,更多了一层亮丽。
若不是看了豆瓣网上的一篇关于马斯特里赫特的帖子,不会知道马斯特里赫特这座小城,更不会来。
而所有的相遇,注定都是美好的。
更何况还有花儿草儿,一路相随。
接下来,便是行走在街巷中了,像是步行街的意思。
马斯特里赫特在荷兰境内绝算不上是热门旅游城市,人不多,街道也比较安静,即使是最热闹的商业街和广场上,观光客也为数不多,更别提旅游团队了,所以因冷门而生小众,身处静谧、慢节奏的异国,感觉当然很棒。
因处于边境上,马斯特里赫特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1944年9月14日,马斯特里赫特成为第一个由盟军在二战期间解放的荷兰城市。
不知不觉,来到了圣母圣殿(Onze Lieve Vrouwebasiliek)。
名气上,这里虽然远远不如主教教堂圣瑟法斯教堂,但入口处却人头攒动,香火旺盛,一位身着黑衣的男子正在发表演说,与圣瑟法斯教堂前的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啊,教堂当然也不例外。
演说正在进行时,观众围成半个圈,却突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把人群打散了。
推天教堂的门走进去,打开了一片神圣的世界。
每每于教堂里,总有摒息之感,总怕发出什么动静,不合时宜。
在小衣襟的眼睛里,则只盛得下那些蜡烛。也投了硬币,取了蜡烛,点燃,让小衣襟的心愿达成。
又接着走了几百米,前方教堂式的建筑,便是天堂书店,它可是马斯特里赫特的一个标签哦,在马斯特里赫特的景区排名中,当仁不让地位列第一。
天堂书店开在马斯特里赫特城中心的一座教堂里。
这间教堂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3世纪,被拿破伦攻陷后,曾被荒废了两个世纪,之后又担任过仓库、存档室、甚至单车停放处等等许多身份,最终由阿姆斯特丹建筑事务所接手,被设计成了一家融合现代元素于古老建筑中的书店。凭此设计,成功地让 Merkx + Girod 事务所在 2007 年获得 Lensveld de Architect 室内设计奖,天堂书店也被英国《卫报》评价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书店。
走进书店,教堂内部由极简的黑色框架隔出三层楼的空间,将阅读区和商店分开来,而前诗歌合唱团的区域则被设置成了咖啡厅。
爬到三楼,往下看。
景色不同于寻常。
人们来来往往,心绪却都平静。
或许脚步匆匆,却清清楚楚地知道,下一步,该迈向哪里。
被注入新生命的教堂,依然不失最初的庄严。
来此间书店,不论是参观,还是买书,或者享用一杯咖啡,都能于壮观中感到平静,也思索良多。
小时候,民众的闲钱都不多,用于买书的钱,是要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那时候,很是羡慕在书店里工作的人。
而如今,买书的钱不再是问题,而看书的心情,却淡了许多。
因此,而羡慕小衣襟,书里呈现的世界,让小衣襟深深着迷。
小衣襟喜欢的书,当然不少,所以选择便是问题。
在书香中满足,胃却有些不认同。
时间已经是傍晚了,尽管马斯特里赫特还有一些景点,如荷兰知名学府之一的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荷兰现存最古老的城镇大门地狱之门、整个城镇的房子都是漆成白色的白村、可以眺望荷兰、比利时和德国三个国家领土的三国国界交点、位于法鲁士山的法尔斯、建筑外观相当摩登现代的博尼范登博物馆、荷兰人最喜爱的非沿海度假地法肯堡小镇等等,但我们还是收工了。
回酒店卧倒之前,还是要先吃饱的,目标当然还是中餐。
找到的那家,名为Wok to Go,挤在市政厅附近的一排门店中间。餐厅的名字中并不见中文,所以需要细心,才不会过而不入。
前台服务人员长着华裔面孔,却不会讲中文。点餐其实也容易,像麦当劳一样,大概有十个左右的菜品,全部以照片加文字的形式,贴在头顶上方,每道菜中所用食材都有清楚显示,主料不外乎虾、鸡肉和牛肉,辣不辣的问题也容易判断,菜名则只需照着上面的英文来念就可以了。
厨师是中国人,听见他们边吵菜,边交谈。
这间餐厅,称得上是创意中餐吧,说的不仅是菜的炒法,还有餐具。店里唯一的餐具,是纸盒,饭菜一体,盛在纸盒里,叫到号后,由客人自己去前台领取。主食有米饭和面条(乌冬面)两种,放在纸盒的下面,炒好的菜则被浇到上面,端在手里,烫烫的。
因为纸盒比较深,也不易散热,所以小衣襟吃起来比较费力。每道菜里都放了黑胡椒,让小衣襟不喜欢。不过,还是吃得很香,大概是真的饿了。
这是此行荷兰的最后一顿晚餐,大家都吃得饱饱的。
从餐馆里出来,往酒店的方向走。
河边有一处小集市,零星地设了一些商摊,路过专卖葱和蒜的摊,还真是品种齐全,按高晓松的理论,荷兰人看来很会做吃的,也很会吃吧。
也听见音乐声,原来集市的尽头,停了一辆车,有乐队正在由车子改装成的舞台上表演。
小衣襟听得认真,不想走,便叫了啤酒和烤串,陪小衣襟一起听。
先是一位胖乎乎的女士在高歌,继而又换成了两名男子,身后的乐队也跟着换了人。
小衣襟说,更喜欢前面的那个女声。
而两名男生,一曲接着一曲,边弹边唱,歌声时而舒缓、时而俏皮,多为荷兰歌曲。
之前的那位女歌手,一直在舞台下方,和着音乐,扭动腰肢,主要是臀部,迈着类似伦巴的舞步。
小衣襟看着看着,也跟着扭了起来。
用手机定格下来的小衣襟,纯美的笑容,温馨的时刻,最能感动的,当然是老母亲自己。
从另外一座桥上回到酒店所在的河东,夕阳中的城市,披着一层金光。
沿着河岸慢行,吹着不紧不慢的风。
眼中所见,都是那么美好。
探头往河里望,竟然看到差不多一米长的鱼,也看到不知什么原因被丢在水里的自行车。
看在眼里的,都是艺术。
闲来无事的人们,就静静地坐在河边,看着夕阳,发着呆。
马斯特里赫特,留给我们的,是静静的美好。
還是外面的花花景象比較吸引我,你明白的?
是啊,所以推荐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