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2018年9月24日,游览大城帕司山碧佛寺、帕蓝寺、普考同寺、罗卡雅苏塔寺,回到曼谷,闲逛汤普森博物馆,海鲜酒家庆异域中秋
大城萨拉艾尤塔雅酒店的早餐,餐厅一半在室内,一半在室外。
人们都喜欢坐在河边就餐,室内的部分空无一人。
河边的风情无限,若要选,我们也是一样。
至于食物,一切都可以视而不见,只要一碗米粉汤。
粉,就像东北人习惯的粉丝,只是稍粗一点点,也劲道一点点,更Q弹一些。
借湄南河水,隆重推出第三身亲情装——旗袍,代表的,不仅仅是国粹。
考虑到旗袍的花色之缤纷,出门前特意挑了一条素色的带上,以起到调色的作用。
七姐妹啊,不是少数,若都是大花,会不会太热闹了呢?
其实还好,旗袍的韵味,各有不同,怎样搭都说得过去。
不过鞋子是没搭好的,这一点先检讨,毕竟人在旅途,不便穿正式的瓢鞋。
酒店一楼的展厅内,以新服装,再次留下合影。走过路过的地方,尽量多留痕。
第一个景点,是帕司山碧佛寺。虽然眼中的一切,让这里看上去,更像是一片烂尾楼。
残存的,虽然只是一些不成器的砖瓦,它的过去,却不是“盛大”两个字所能涵盖的。
帕司山碧佛寺,是一座与曼谷的玉佛寺齐名的王室寺院,存放着包若玛特罗卡纳国王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的遗骸。
寺庙建于1491年,公元1500年,寺内建成了一尊高16米的大佛Phra Si Sanphet,大佛的周身被250公斤的黄金所覆盖。同样,帕司山碧佛寺也曾受到了缅甸军队攻克大城之后的大肆破坏。寺庙被毁,立佛被融,是这座寺庙的命运,也是大城的命运。
尽管如此,帕司山碧佛寺还是以其建筑的精致和佛塔的雄伟,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第二吴哥”的美称。
天气还是一如的晴朗,如七姐妹靓丽的衣着。
帕司山碧佛寺是原先大城王宫的所在地,有许多大城古国的遗迹。现在残存的三座灰白色巨塔,里面安放的,正是三个国王的骨灰。
在历史的遗迹中行走,或许,我们的衣着是用于艳丽了。
高塔肃然,小松鼠在枝间飞来跳去,动与静、冷与艳,都是相遇,因相遇而生碰撞,看什么程度了。
因为这些遗迹,来到大城的人,拍下的照片,多数是雷同的。
断壁残垣中的一切,述说着战争的无情。
残留的佛像,不是断臂就是缺头,留下一份又一份残缺的美。
清晨的阳光是金色的,披在佛像的身上,佛知道,那是一段曾经多么辉煌的岁月。
脚步至此,难免唏嘘。
存在即是安好,你的安好,或许不在形式。
就在我们匆匆来,又匆匆离去的时候,一群泰国中学生模样的孩子,正结队前来。面对镜头,他们展现的,除了微笑,还有中文“你好”。
立马想到了壮壮老师,前不久曾在泰国的学校教过几个月的汉语,从她的文字中,略知教书的不易。
普考同寺的对面,连着帕蓝寺,只需跨过一条马路。
帕蓝寺建于1369年。提到帕蓝寺,就不能不提到乌通王。在素可泰王朝后期,是乌通王来到阿育陀耶,建造城池,自立为王,从而创立了大城王朝。作为大城的第一任国王、开国君主,乌通王的遗骸就埋在这座帕蓝寺。
乌通王任国君时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将泰国民众的信仰由印度教改成了佛教,二是颁布了泰国历史上第一套法律。这两件事,对之后的泰国乃至现在的泰国,影响都是深远的。
穿过一间小门,便进入了帕蓝寺,高大的佛塔,仰天顶立。
整座寺庙更靠近高棉风格,石雕的主塔形似玉米,却又和大城风格的玉米塔略有不同。
高塔的四周,吹着不同的风,风儿在自说自话。
明明是柔风,却吹得游人心痛。历史是人创造的,那么佛呢?
帕蓝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主塔四周有许多不同风格的塔群,结合了高棉塔、锡兰塔等各种建筑特点。
留下我们的身影,也留下几分肃然。
对历史,我们是尊重的。
佛,不说话。
却明明,听在心里。
匆匆游览,带走虽残缺,却精致的美,久久回味。
在寺外等我们的车子,发现池塘里,有人在拔草,或许是在收集草药吧,说不准。
也有大象,傲然从街边走过,体量不比汽车小,力气也不比汽车小。
第三站,我们到了是位于大城西北方向的普考同寺,坐落于一片水田旁边。相对于其他寺庙,普考同寺的位置稍偏一点点。
普考同寺建于1387年,当时大城王朝的第五代王“拉姆萱”在位。“普考同”的意思是黄金之山,寺内有一座高达80多米的佛塔,站在塔上,可以俯瞰整座大城。
1569年,为了庆祝缅甸国王“莽应龙”占领大城,这座佛塔被改造成了高棉样式。其余的建筑都是1744-1745年期间加建的,直到二十代王时期才按泰式风格重新改建。1956年,为了纪念佛历2500周年,在塔顶上镶了一颗重达2.5公斤的黄金宝珠,后来不幸被盗,如今人们能看到的,只是一颗镀金的宝珠。
佛塔基部为12边形,周长50米,基石的样式充满了大城晚期的风格。高塔分为三层,四周都设有台阶,沿着台阶可以爬到最上层的回廊。
虽然看上去高度不小,我们还是爬了上去。一边爬,一边为此而难以置信,当年的人们,是如何打造这座高塔的呢?
台阶共81级,登满之后,不仅能看到赞颂国王伟业的纪念堂,还可以欣赏郊外的田园风光,鸟瞰大城的街市繁华。
远处的雕塑,是五世王,因其对泰国的影响巨大,而深受泰国人民的尊重。
这里,必须要对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的历代王,进行一番介绍了。
一世王史称拉玛一世,于1782年杀旧主自立为王,1782年—1809年在位,迁都曼谷,是曼谷王朝的开国君主。其在位期间,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国家版图做出极大贡献。
1851年拉玛四世(又称马古大帝)即位,1855年,泰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了《鲍林条约》。1856年,先后与美法等9国订立不平等条约,使暹罗沦为半殖民地。
1868年拉玛五世(即朱拉隆功大帝)继位,当时他年仅15岁。导游的IPAD里有很多王室成员的照片,这位朱拉隆功大帝的长相,很像孙中山。朱拉隆功在位42年,是对泰国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一个王,执政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重要改革,带领曾经闭塞落后的泰国逐渐走向现代国家行列,成为泰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现代泰国的缔造者。
在朱拉隆功的励精图治,变革进取下,到了1909年,也就是朱拉隆功逝世的前一年,暹罗财政收入已经达到6000万铢,相当于当时清朝的39%,按人均计算则是清朝人均收入的17.3倍。正是这一时期,大量华侨涌入暹罗谋生。作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国民,大量移民到小邦暹罗,这还是从未有过的景象。朱拉隆功也是一个位卓越的外交家,他是泰国第一个和欧洲各国王室建立起直接联系的国王。朱拉隆功同日本明治天皇处于同一时代,两人有众多相同之处,都是少年即位,都在面对西方列强进逼的情况下,在内交外困中开始了一场使国家脱胎换骨的改革运动,改革的方式也都是自上而下的,涉及的范围都遍及国家的各方各面。相比而言,朱拉隆功在改革中的个人作用比明治天皇更大。
更雷人的是朱拉隆功的四位王后都是其同父异母的妹妹,朱拉隆功的人生,虽然只有57载,却生下了33个儿子和44个女儿,33个儿子几乎全部在欧洲接受教育,一律的洋装在身,导游给我们看了一张孩子们在英国的一所大学留学期间的照片,大小个头相差无几,能组成一个排的少年,都喊一个人叫父亲。
拉玛六世(1910年—1925年在位)是朱拉隆功的次子,继续推行维新政策,在文化教育方面尤多创建。1917年建立泰国的第一所大学(朱拉隆功大学),1921年颁布初级教育条例 ,逐步在全国推行强制小学教育。
1925年拉玛七世(1925年—1935年在位)继位,他是五世王的第76个孩子,也就是六世王的弟弟,是暹罗历史上首位自幼即被送往寄宿学校的王子。其在位期间经过了一系列的政变,最终宣布退位。
拉玛八世阿南塔·玛希敦国王是五世王的孙子,1946年6月9日,当拉玛八世从瑞士回国准备就任前,在王宫的寝室中中弹身亡,所以他是一位并未被加冕的国王。
八世王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于1946年继位,他就是在如今的泰国人民心目中神一般的拉玛九世王。
九世王普密蓬在位70年(1946-2016),英女王是1952年登基的,到2018也才66年,在当今政坛上,九世王无疑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就算回到历史中去比,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年,也是比不过九世泰王。
九世王学识过人、多才多艺,能讲流利的法语、德语,精通等多国语言,还热衷于音乐,可作曲作词供人们传唱,曾获奥地利音乐学院音乐博士学位,他还喜好摄影并多次出国举办个人影展,深谙机械并获得多项欧洲发明奖,他更是快艇和风帆的好手,年轻时曾代表泰国参加过国际快艇赛,获得过奖牌,曾驾风帆横渡过泰国湾。九世王在位期间,足迹遍及泰国的各个角落,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广受泰国人民的爱戴。普密蓬国王生前还积极推动泰中关系,曾接待过多位到访泰国的中国领导人。
2015年2月15日,根据《福布斯》排名,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君王,其个人财产达到225.86亿欧元。2016年10月13日,泰国国王普密蓬在曼谷诗里拉吉医院去世,享年88岁。
2016年12月1日,时年64岁的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继位,他就是拉玛十世,当今的泰国国王。
哇集拉隆功是拉玛九世王普密蓬·阿杜德和诗丽吉王后唯一的儿子,向来过着花花公子式的生活,这也致使其在九世王过世之后,在称王方面诚惶诚恐。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诗丽吉王后(仍健在,长相气度颇有王后风范)的侄女,因感情问题离婚,没有生儿子。后来也和助手、空姐、演员等同居过,并生有儿女,但他们都不是合法的男性继承人。如今的泰国,没有王后。这促使泰国立法允许妇女继承王位,于是九世五的女儿诗琳通公主于1979年被封为女王储。
说起诗琳通公主,中国人民就不陌生了。诗琳通是九世王的次女,是十世王的妹妹,出生于1955年。诗琳通公主才气过人, 小学毕业考试取得全泰国第一,高考更是以总分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考入泰国最高学府朱拉隆功大学语言文学系,选修泰文学、历史、巴利文、梵文等专业。
诗琳通公主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精通中国书法。1981年5月,首次访问了中国,成为泰国王室成员访华第一人。
1991年,诗琳通公主作为中华文化研究项目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研究,被北大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为孔子学院在泰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05年起,诗琳通又先后被武汉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华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成都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学府聘为名誉教授。可以说,诗琳通是个的的道道的中国通。中国领导人仿泰,基本上都是由诗琳通公主接待的,可以不用翻译。
诗琳通公主在绘画、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著有《顽皮透顶的盖珥》等多种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1983年,中国出版了她的儿童小说《顽皮透顶的盖洱》,1984年和1985年先后在中国的《儿童文学》发表过她的儿童诗《小草的歌》(外三首)和《跟随父亲的脚步》(外五首)。
诗琳通今年63岁,身为王储而一直未婚。诗琳通不擅打扮,与86岁的母亲诗丽吉一同出现时,往往因为素颜而显得比母亲还老。正是这样一位平民化的公主,深受泰国人民的爱戴,在泰国国内,除国王及王后外无人出其右。
公主非常关心贫苦大众,经常探访贫民、灾民。2015年为,庆祝诗琳通公主60岁华诞,泰国政府大赦监犯。
从导游那里,每天都能听到与泰国王室有关的小道八卦,听到后来,感觉自已也能脱口而出了。
在泰国,最好花的钱币就是20铢铢了,两个版本的20铢,一个印着九世王,一个印着十世王。
接着说回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普考同寺的高塔之上。穿着旗袍爬上高高的佛塔,也是一种乱搭吧。不过,81级台阶,并没有相像中那么难爬,这让大家都挺高兴。咱老百姓,图的不就是一个高兴么!
普考同寺除里这座高塔,似乎并无其他景观,于是简单参观后,即离开,去往此行大城的最后一个景区:罗卡雅苏塔寺。
这个寺,参观起来更是简单,入口处便是一尊长42米的卧佛,佛身后,原本是寺院,现如今却是一片空旷,当年遭爱的破坏,显然是灭顶的。
这尊佛,其实是1956年泰国国家文艺会依据大城中期的艺术风格复原的,自那之后一直得到人们的经心维护。并不是所有的卧佛像都表达佛祖涅槃,有时它也代表佛祖的身体长大100倍以应对恶魔罗胡(Rahu),这尊卧佛像表现的就是这个寓意。
在重庆大足时刻看过的那尊卧佛,身长是31米。中国最大的卧佛在马龙山,有36米长,是民国时期修建的。
眼前的这尊卧佛,真的是太让人震憾了。泰国人民是幸福的,因为有信仰。
一口气参观了四个寺院,该吃午饭了。
这一次我们去的不是农家院,而是大酒店,中堂的布置让它显得很是高大上。
我们在包房里吃饭,导游说外面有一个服务员是人妖,特意喊过来为我们端茶倒水。长长的头发,穿着女式服装的人妖,若不是有人提示,还真的看不出是变性人。
导游还说看一个人是不是人妖,重点是看脚踝,因为声音可以变、外形可以变,天生的骨架却变不了。
于是这一餐,便吃得多了一层味道,五味杂陈。
接着,我们要回曼谷了。车子一路驶回曼谷,还是住在君悦酒店,还是塞了塞车。
按导游的说法,下午我们没有特别的游览任务,又不想在酒店睡觉,便请他带我们去看看原定行程之外的东西。
于是,汤普森博物馆便出现了。大巴车把我们放在巷子口,便不能前行了,因为汤普森小屋,位于民宅小巷之中。有免费的电瓶车,可以接送游人,赶上了就坐上去。
展现在我们眼中的,是泰式传统柚木榫式结构的木屋,做为私人博物馆,汤普森小屋的内敛、典雅,与皇宫和寺庙的金碧辉煌自然是无法相比的。
入得院内,但见小水池,藏于幽静之处,与半开放式的咖啡厅,组成曼谷市区难得一见的悠闲小景。
红色屋顶之典雅,与热带花园的葱绿,让院内充满了原始风味的自然气息,高高的棕榈树、榕树、香蕉树、凤凰木以及雨树,茂密耸立,更有各种形状颜色纷繁的花丛,就像Jim Tompson自己戏称的那样,家即是“丛林”。
博物馆里配了专职的讲解员,是会讲中文的泰国人。
她长得比较小巧,口中的中文是半生不熟的,但是意思完全可以听懂。她带着我们,在博物馆里细细慢慢地开始了体味。每说到细节之处,讲解员必是躬着身子的,表现给游客的是佛国人民的礼貌和谦卑,真担心长此以往,她的腰会出问题。
这里要先说说这座小屋的主人Jim Thompson,以利于情节的展开:
1906年3月21日,Jim Thompson出生于美国东部特拉华州的一个上流社会家庭,是家里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尽管从小就对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Jim Thompson后来选择的专业,却是攻读建筑,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建筑师。 1940年一战爆发,Jim Thompson应征入伍,从军官候补生学校获得军官资格后,加入美国战略情报局(0SS),继而在北非、意大利和法国从事秘密工作。二战接近尾声时,Jim Thompson以美国情报员的身份自愿赴远东工作。
1945年8月, Jim Thompson第一次来到曼谷。20世纪40年代的曼谷,整个城市只有一条有轨电车。一开始, Jim Thompson并不喜欢这里,尤其是气候,曼谷的炎热令 Jim Thompson感觉窒息。但很快, Jim Thompson就喜欢上曼谷热闹拥挤的集市、辛辣可口的泰国美食、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庙宇,还有善良友好的泰国人民。服役期满回到美国后,Jim Thompson觉得纽约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无从适应,于是毅然返回曼谷,并做出在此安家的决定。
Jim Thompson有着浓郁的东南亚文化情结,对东方的历史文物尤其情有独钟。凭借着很不错的品味和鉴赏力很快, Jim Thompson很快就为自己找到了发财的突破口,因为在他家附近,就有一些丝织作坊,精美的民族工艺和丝织品,让 Jim Thompson深深着迷。泰丝起源于泰国东北的民间村落,虽然没有中国丝绸的历史那般久远,但泰国的丝织工业也有500多年的历史。
Jim Thompson深信,华丽质感的泰丝在西方一定有出路,便带着一些丝织样品,到纽约、到米兰、到伦敦、到巴黎,一番试探之后,发现它们和自已设想的一样,大受欧美市场的欢迎, Jim Thompson也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了稳定的客源。返回曼谷之后, Jim Thompson成立了泰丝有限公司,并以自己的名字“Jim Thompson”创立了泰丝品牌。在 Jim Thompson的带动下,泰丝这种濒临淘汰边缘的行业忽然有了生机,到上世纪60年代,泰国已经出现了100多家丝绸公司,为成千上万的泰国人创造了就业机会,Jim Thompson也为自己赢得了“泰丝之王”的美誉。
泰丝给Jim Thompson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中, Jim Thompson走访了东南亚各地,收集自已喜爱的瓷器、佛雕、绘画、古董家具等艺术珍品。
Jim Thompson又在曼谷买下了一处“纯泰国”的红色高脚屋建筑老宅,并将老宅被零散开的住室,用楼梯重新连接起来,让它们形成更有序的一套整体。
经Jim Thompson修整之后院落,看起来是小巧的、精密的。游走其间,方方面面都让人感觉舒服。
坚固的圆柱将整幢房子撑起,陡峭宽阔的屋檐,通风的中央平台,两端向上卷起的挡风板,镶嵌的墙壁,加高的门槛,甚至植物,无一不透露着主人的别具用心、对美感的追求,以及精妙实用的风范。
整幢房子全总是木制结构,推窗出去就是河。虽然如今的曼谷又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这一处院落还是异常的安静,与一路之隔的都市喧闹形成强烈对比,这一份宁静朴实的感觉,更是大隐隐于市的市外桃源之感。
我们是脱了鞋子参观的,走在纯木的地板上,一间屋子一间屋子走下来,不仅看到 Jim Thompson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天才一面,更看到他的宝贝收藏,艺术价值极高。从细小的改动、布置和藏品中也可看出,Jim Thompson交友广泛,家里设有专门的客房,常常邀三五好友来家中小聚。是啊,那么丰富的精美藏品,不多些朋友欣赏,岂不是埋没了?
1967年,刚刚过完60岁生日的Jim Thompson进入马来西亚北部丛林探险,从此神秘失踪,虽然大批警方、土著、义工展开地毯式搜寻,却毫无所获,留给世人一个解不开的谜。讲解员说,曾经有僧人提醒过Jim Thompson,要他在本命年小心,结果还真的出了事。
Jim Thompson的身后,留下这一处院落,供后人观摩,其间的丰富,让观者生出的感慨,真不是写在此篇里的几行文字能够说得清楚的。
院落的门口,有一间“Jim Tompson”品牌商品店,里面出售的是各种款式和色彩的衣服、围巾、领带、包等商品,绝对堪称质感好品质优,让眼神极受用,就是价格太高了,与爱玛仕不相上下。
还看到几株不认识的花,一种生在水里,花瓣是尖角的,不知道是不是莲花属。
还有一朵花生在篱笆里,像菊花,也像假花。特意伸出手去摸了摸,发现人家明明是真的。
从汤普森的小屋走出来,七姐妹都连连称赞,这份意犹未尽中,也包含口水的成分。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是这种活法,可以留下这么多东西,难免让人垂涎。
回到街边等车子来接我们,发现一家车行。大门正中的台阶上,立着一只卡通牛,看着挺可爱的。
门边,也立着十世王的像,泰国人民对国王的虔诚与热爱,体现在方方面面。
发现地陪阿B又在买零食,阿B身材高大,肚子饿得快吧,常常看见他一个人偷吃零食。
接下来我们被带到一家海鲜餐厅,晚饭时间到了。
这一天的晚餐,有些特别,因为恰逢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行前特意带了月饼,挑包装漂亮的。此时摆开,果然为节日增色。
菜品一一上桌,其中的一道炸虾,摆盘是一颗大大的爱心,也是应了节日的景,以及亲情出游的主题。
异域中秋,原本就很特别。而七姐妹齐齐地聚在一起过中秋,距离上一次,隔了多少年,隔了多么遥远的年代呢?
这一餐,吃得热闹、甜蜜,也更幸福。
只是,忘了看月亮了。
圆月,其实在心里。
壮壮老师很幸运被提到,她还需要像晓瀛阿姨学习,能达到你的境界是她的福分!
人家是不稀罕,壮壮有壮壮的追求,一定比我们更高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