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有锁,是最简单最原始的那种,屋里的人外出时,将外面的两个门鼻扣在一起,用小锁头锁上,再将钥匙带在身上,就有了安全感。可是夜晚大家都得睡在屋里,这道锁就失去了作用。用床头的小柜子将门顶住,以图自欺歁人的安慰。
感觉像是坐了一夜火车,终是处于浅睡的状态。五点半不到,闹钟就响了。昨晚约了马队,六点钟要骑马上山,观看属于禾木的日出。
将带来的衣服几乎全部套在了身上,担心山里的夜晚温度太低,冻坏了身体就不好玩了。打开门伸出头去,黎明前的空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寒冷。忠实的大狗也累了,正趴在楼梯上睡觉,有一狗当关之势,吓得我急忙缩回脚步。
还是站在二楼望出去的天空,那轮月亮还在云层中捉着迷藏,守护着远行的我,不曾睡过。
骑马观景,自然没必要带着行李,唯一的存放地点肯定是房间内。还是锁的问题,门鼻是有的,就是没锁。不知道老板娘藏在哪个房间,对着院子的各个方向大声呼唤,还是没将沉溺于早觉中的老板娘唤出来。只好将电脑等贵重物品藏在被子里,深山中的村落,除了数得过来的本地人,其它都是客,应该不会出什么差错的,权当锁头已经锁在了门上。
图瓦人的马队准时来到,选了一匹白马,在主人的帮助下爬上马背,马鞍上沾了露水,坐上去潮乎乎的。既然是去看日出,天当然还没亮,叮叮当当的马铃声中,列队出发。先生的马跟在我的马后面,骑马对农民出身的他来说是小菜一碟,一边吹着口哨,一边频频举起相机,于是身后闪光灯频频,却连头都不敢回,生怕从马背上掉下来。
黎明的禾木,除了行走中的马儿和闹人的我们,一切都还在沉睡中。与图瓦人对话,只听懂了他问我来自哪里,而他听不听得懂我的回答,就不知道了。渐渐的出了村庄,淌过小河,向山坡上爬去。上山的马路狭窄而又泥泞,是多少双马蹄多少次从石头中生生走出来的。四只马腿默契配合,在一伸一屈中缓缓前行,可怜马儿的辛苦。马蹄打在坚硬的路上,每一次起落,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哪个蹄子有闪失,万一把我甩下去,跌在石头上,非粉身碎骨不可。
座下的白马紧跟着浦晓的马,不时将头贴在它的肚子上,不知道如此贴近,是因为爱情、亲情,还是为了取暖。一定是夜草吃多了,前马不停地排泄,一时干的一时稀的,跟在后面听声音,闻味道,好不热闹。
到了处于半山腰位置的一处平缓的小山头,马儿停下不前,马主人说这里正是观看日出的绝佳之处。马儿要歇息吃草了,而我们只需等一会儿,就可以看到日出了。跳下马,走过露水浸湿的草地,来到木板栈道上。
原来这里已经汇集了许多比我们先到的游客,占据了山头,长枪短炮的武装齐全,穿戴也颇保暖厚重。
天已经蒙蒙亮了,西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粉红色的云雾,太阳就快从那个位置跃出来了。
俯瞰,前方山坳里的禾木乍现眼前,毫不吝啬地悉数展现全貌。一幢幢方形尖项的木屋,一律原色的木板墙,黑色的屋顶,像出自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步调风格是那么的一致。
禾木,位于中国西部的最北端,是属于图瓦人的,保持着最完整的图瓦人民族传统。我们现仅存三个图瓦人村落,一个是禾木,一个是喀纳斯,还有一个是白哈巴,而禾木,是这三个村落中最远也是最大的一个。散布在山地草原上的这些木屋,正是典型的图瓦人民居。
清澈的河水缠绕在村庄的四周,似一条玉带,将整座村庄装点得多情而妩媚;也像一位母亲,而禾木正是她怀抱里的孩子,被慈爱的母亲保护着的孩子。
眼中出现的一切,简单而纯洁,与风光片中见过的禾木,是那么的一模一样,为其沉静而震撼和窒息,被其美丽所陶醉和淹没。
生性悲观之人,不相信好运如此轻易地来临。果不其然,仅仅几分钟时间,天边的那一抹粉红被厚厚的云层所吞没,虽然云层还在快速移动,却是越积越厚的。时针在分分秒秒地移动,太阳是属于整个宇宙的,不会为了谁的面子而推迟出场。眼见今天的观日之行即将以失败告终,众人却依然齐齐举头,久久不忍离去。
落雨了,雨势来势凶猛,豆大的雨点转瞬就噼噼啪啪地砸在了身上。掏出雨伞撑在头顶的小小上空,再望一望雨中的禾木,然后随着众人,趟过潮湿的草地,躲身在尚未开张的售货棚下。
凉风夹着雨丝吹进来,淋得身上又湿又潮,此起彼伏的叹息与抱怨,加重了空腹的阴冷。四姐和六姐夫两人考虑严重不周,都只穿着一条运动中裤,半截小腿露在外面,看上去就忍不住替他们发抖。先生消失了一会儿,再现身时手里多了四件雨衣,可以挡风挡雨,更可以御寒,四件一百元的价格,摆明了宰人的意思,却绝无强迫,被宰者都是自愿主动伸头。
先生的摄影欲如同刚刚点燃的火苗,不仅没被这一点小小的雨水所浇灭,反而对雨中的景致生起了好奇,态度强硬地令我打着伞停驻在雨中,成为他镜头里的活体造型。被逼无奈,众目睽睽这下步入雨中,同遍地的白花一样,蔫了头,耷了脑,还湿了鞋子。
等了足足有半个钟,风还在吹,雨还在下,只是势头有所减弱。南边的天空已经完全晴了,云雾婀娜,飘浮在半山腰上。天色亮了许多,众人皆有离开之意。与先生相互配合,最后冲进雨中,广角、长焦齐用,将雨中清新的禾木悉数收入镜头,留作日后永久的记忆。
马还等在原地,马鞍已经被淋湿了,一跨上马背,裤子的里侧马上就被打湿了,有尿裤子之嫌。山路变得更加泥泞了,回程又是下坡,更加担心马失前蹄的万一,将胸中憋足了气(可是勇气呢),尽量仰起头不往下看。
天虽然还是阴的,毕竟是白天了,光线比来时明亮了许多。峰回路转之处,层层白桦叠落成厚重而浓郁的葱茏。掩映在白桦林中的禾木,流露出一种全然不同的风情。急急地唤身后的先生,因为相机由他携带着。下坡路上的马儿个个都是急性子,虽早行几步,却已经把先生拉下了很远,被后面的马蹄声催着,马儿哪里肯停下来。心里想着罢了罢了,看先生的悟性吧,但愿他也能在经过此处时,眼里心里有同我一样的感受。
又是来时经过的那条小河,浅滩边,是遮天蔽日的白杨,粗壮的树干代表树龄的长尊,繁茂的长势寓意生命的生机勃勃。这些白杨排列并不规则,树干也粗细有别,生长在禾木这一块沃土上,就多了别样的优美意境。
祈求马主人让马儿在这里停下来,歇歇气,等着后面的先生追上来。见到他便急急地问,果然,我眼中的美丽风景,是他所视而不见的。同样是600度的近视眼,激光术后先生的视力明显比我好,他把这一优势用于看美女的时候比较多,用于其他方面的就一般般了。
一起慢慢地走回禾木村,将整座村庄的走势大概看了个清楚。山上等候时,马儿又吃了一些青草,过河时还喝了些水,所以还是边走边排。遇到迎面走来的熟人时,马儿会嘶鸣几声,鼻翼喷出粘粘的水雾,连带马背上的我过电般颤抖,每个毛孔都舒散开了。鹰在天空中盘旋,沉睡的村庄正在慢慢苏醒过来,
回到瑞丰宾馆,直接走进餐厅,很快就吃到了每人十元标准的早餐。制作馒头的面粉磨得太粗,稀饭稀得很难数到米粒,咸菜最是宝贝,咸淡相对适中,海带丝、白萝卜丝、大头菜丝、榨菜丝、大白菜丝等,一共有七碟。
守院的大狗早就睡醒了,却还懒洋洋地赖在地上,试图补个回笼觉。听到我们的脚步声,好奇地抬头张望,只要它不起身移动,对我来说就是安全的。
起了个大早,时间就变得奢侈起来。肚子填饱了,感觉浑身温暖,精力充沛。出了宾馆,信步走向村子后身的草原。
脚下,是车辙、马蹄、人足踏过的便道,泥土松散,却不起尘。迎面开过来的摩托车后面拴着一匹马,显然是起早蹓马归来。如此改革创新后的放牧方式,是新时代新气象,却远没有骑在马背上奔驰的潇洒与自然。
乌云已经散开,散成了肩并肩的纯白云彩,湛蓝的天空初现端倪。一条带状的的云,似下凡的仙女,停在山腰正中偏下的位置,还差那么一点点就彻底下到了人间。
山坡上,草场边,处处可见白桦树。白桦的身姿没有白杨挺拔,枝叶间,却是比白杨多了柔情与婀娜的,尤其是树干上那一双双深情凝望的眼睛。难以抗拒白桦的魅力,趟着露水跑近前去,深深地呼吸,彼此拥有的这一刻,心旌迷醉。若是做一棵树,那么长在这路边,长在你必经的路边,便是幸运的。若你是树,那么我就愿做隐于树间的石,被阳光、季风、雨露、树影,还有你,所深深的爱着。
牛儿,三三两两地,若即若离,不紧不慢地踱在水草丰美之处。猜不出它们是肉牛、耕牛、奶牛还是其他什么,因为即不见牛儿有沉胀的奶,也不见周围有成片的农田,而如果是肉牛,在如此自然清新的环境里散养,肉质的绿色、鲜美是绝对可以保证的,但养育成本、运输成本显然都会加大。想来想去,村民们自给自足之用,是最合理的解释。
再远处,有更加美丽的草原,还有禾木的最高峰——美丽峰,前往的最佳方式是骑马,五个小时的路程靠双脚来完成,体力上应该没有问题,就是缺乏耐心。时间也是有限的,新疆还有那么多的美景等在前面,车轮就是走动的马,走马观花吧。
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属于清晨的湿润和凉爽在悄然遁去,取而代之的,是渐渐明亮的光线和渐趋灼热的气息。空气中布满了小咬,合围成不透风的笼子,扑满了身前身后,打在脸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脱下外套边转着圈,边抡动驱赶,却是不见效的,小咬前仆后继,根本就不买这个账。
唯一的办法是赶快离开这个是非这地。折射返回村中,图瓦人家的院子里开始热闹起来,一家三口齐齐地站在门口刷牙,穿戴整齐的阿婆倚在栅栏边思考,聪明的牛找到墙壁与栅栏的空隙,来来回回地蹭脖子处的痒痒。马儿若有若无的目光,透着孤独、冷峻和深沉。燕子三四只,停在电线上,灵巧简捷的身影,是大自然中跳动的音符。公鸡母鸡搭伴而行,羽毛梳洗得那么鲜亮,精神抖擞的。三角屋顶的侧面,隐藏着黑夜里看不见的电视接收器,显然是图瓦人的生活必需品。三轮车、摩托车、小货车、轿车沉睡了一夜,身上镀了层露水,还是软化不了来自钢铁的坚硬。
清晨的阳光是金色的,打在图瓦人家的木质建筑上,无比温婉柔和。这一切,都让我沉沦,边走边拍,远远地落在了众人身后。
旅游显然已经成为图瓦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经营住宿、餐饮、骑马等生意,百合山庄、山货山庄等名字还未脱离朴实。又一次回到瑞丰宾馆,老板娘的身影重新出现,新的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昨日在宾馆门前下的车,今天同样可以在这里乘车离开。隔壁家门前的街道上停了两辆大巴,显然接待的是团队。老板娘说她负责叫车,让我们尽管放心地在院子等着,坐了一会儿,却见她一直忙于其他的事情,并无叫车之举。看来还是靠自己更稳妥,拖了行李出了院,那两辆车还没走,便跟着挤了上去。
大巴车平稳地滑行在茂密的森林间,很快就回到停车场。下车时见行李架上还放着一只小小的包,怀疑是同车的某个游客的粗心遗漏,姐夫友情呼喊,却无人应,便不再理会。
别克商务正乖乖地停在原地,不知这一夜可曾感觉寂寞。驶离停车场,前面行驶中的大巴突然停下来,下来一个年轻的导游,后面跟着一名面色焦灼的中年男子,看情况就知道是落了东西。忍不住好奇心(也有好心的成份在里面),也跟着停车问询原因,事情果然如猜测中的一模一样,大巴车上落的包,正是这名男子的。告诉他包还在车里,在感激的目光中返回到216国道上,继续昨日没走的路,40多公里后,到了喀纳斯贾登裕。
购票,当天票价每人230元,若再加多10元则两天有效,即明天还可以再入园一次。在新疆旅游,学生和教师都是受惠对象,只要持有相关证件,即可享受至少8折的优惠。两名学生都带了证件,而四姐作为一名资深教师,却没想到带着工作证,每逢购票之时,都苦于空口无凭而干着急。
时间已经是下午了,早餐已经消化殆尽,肚子发空,虽然把车上积攒的零食全部背在了身上,不是不能彻底代替午饭。
入园的时间同样变得紧迫,门票的价格中是包括了园内乘车费的,于是决定先进去再说。乘车去往总站,车上配备有导游,途中简单的几句解说,为我解了一惑。喀纳斯因为水怪而出名,“贾登峪”几个字还是第一次听说,原来在蒙古语中,贾登峪即“贾登的房子”。
那么贾登又是何人呢?贾登是一位猎艺精湛的猎人,常年在大山里狩猎,发现和捕杀猎物对他来说是水到渠成、举手之劳。贾登的心地特别善良,每天都会趁着夜深人静,悄悄将猎物放在老弱病残的贫苦牧人房前,属于做好事不留名的类型,并且这好事一做就是50多年。
贾登的行为如此神秘,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以至于每天清早起来,人们都只能看到房前的各种猎物,也都知道是贾登送来的,却一直没人见过贾登的真面目,也无从找寻贾登的下落。
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老去,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猎物的供应停止了,第二天、第三天也如此,直到第六天,人们才意识到贾登一定是出事了。于是周围的人们自发的组织起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展开地毯式搜寻,最终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发白须慈眉善目的已经仙逝了的贾登,陪在他身边的,是他向前常用的狩猎工具,以及一些兽皮和简单的炊具。
人们感念贾登的恩情,把他的尸骨抬到猎人生前经常出没的深山里,寻了一个美丽肥沃的风水宝地,埋葬了老人,并专门在坟墓上盖了一间木头房子。此后,每年都会在发现贾登的那天,集体前往木屋祭祀,并派专人对木屋进行维修,让贾登的房子始终处于崭新的状态,是名副其实的“贾登峪”。
车到了总站,被通知下车,不明所以。见到餐饮中心,第一要务是进去填饱一顿不吃就饿得慌的肚子。
买的是套餐,端着托盘去领食物,荤菜素菜可以各选两种,盛菜的碟子却只配两个,办法是两个荤菜挤在一只碟子里,两个素菜则挤在另外一只碟子里,挤得汤不汤,水不水的。与四姐脚前脚后,请工作人员将我们两人的四只碟子里分别盛上两道荤菜和两道素菜,以保持每道菜的独立完好性,说了半天却没得逞,不知是语言的原因,还是表述的原因,反正工作人员并没听懂我们的意思。
凑合着吃饱了,到总站继续坐车,却得知需另购车票。而若不舍得掏腰包,则步行前往景点,或者至此为止打道回府。纵观停车场内密集排列的几条线路,以及等待乘车的蜂拥人流,乘车前往是唯一的选择,所以乖乖的买了票。
挤上去往观鱼亭的中巴车,一路向山上开去。一上车,乘务员就提醒所有坐在靠边位置的乘客系好安全带,如此严格管理,有些不明所以。山的坡度平缓,路就修在山坡的一侧,蜿蜒向上,可清楚地欣赏S形的优美曲线。不想每一次转弯,都难抑异常猛烈的惯性运动,若不是安全带的作用,体重不达标之人将被轻松地甩出车外,司机娴熟的驾驶技术也是不得不夸一夸的。
透过明亮的车窗,山路两边是密集的野花,黄的、紫的、白的连成片,在微风里摇曳着艳丽的色彩,让闷在车里的我极度抓狂,屏住呼吸,才能抑制住即将喷薄而出的呼喊。
终于盼到车子停下来,脚步被放飞。那些花儿,就在身边,可视可听可闻可触,明明是真实的,却恍如梦幻。梦中的花园就是这个样子的,风吹来,花儿就绽放了;露水滴落,花儿就娇嫩了;阳光泼洒,花儿就艳丽了;人来了,花儿就多情了。
台阶分成两种,一种是木板的,一种是石头的。木板的用于上山,石头的用于下山,分工明确。木板台阶上面用黄色的油漆写有数字,是纯手工的阿拉伯,不讲书法,只管写着高兴,尤其是9字,弯弯的头,长长的尾巴,像爬上陆地的小蝌蚪。
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爬,脚步因为海拔的上升而越来越感觉沉重,不时停下来喘息。200个台阶过后,路的右手边,观景台一个接一个的出现,神秘的喀纳斯湖惊现眼前,为疲惫的脚步注入动力。海拔1374米的湖面上,碧蓝的湖水凝如玉脂,云朵的影子倒映,为湖面增添了忽明忽暗的光影变幻。行进中的快艇,三三两两的往来交织,点点洁白的身影跃动,将原本平静的水面划上一道道长长的弧线。
越往上,湖水裸露得越全面,登高望远的视线也就越加真切。湖面由圆圆的一弯延伸出去,在山峰之间弯曲成长条形,如玉如脂的颜色并不改变,如镶嵌在山谷中的翡翠,光滑平静如绸缎。在这一方世界里,水是纯洁的,风是纯洁的,云是纯洁的,色彩是纯洁的,心是纯洁的,人完全被净化了,容不下任何污垢与私心杂念。
沉醉在这童话世界里,起飞,俯卧撑,脚下的湖水为证,我曾经来过。
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不时有工作人员的身影冒出来,对违规的游客进行监督提醒,其主旨有三:一是扼杀跨越围栏或登上石块向危险靠近的举动,万一哪个倒霉鬼一不小心跌入深达180米的湖中,可不是闹着玩的;二是制止踩踏草地拈花惹草的行为,因为保护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是人类的基本美德;三是维持秩序处理突发事件,比如崴脚扭腰、打架斗殴、突发疾病等。按说这本是好意之举,无奈不自觉之人比比皆是,工作人员的配备有限,往往是隔着很长的距离,大声斥责,语气中难免流露出不客气的成份,虽然目标不是自己,还是冷不丁的被吓,一惊一乍、神经兮兮的。
一时急风吹来,接着便有雨滴落,套上早晨在禾木高价购来的雨衣,倒也抵挡上一阵子。一时雨停了,太阳冒出来,温室效应马上呈现,急急的脱了。穿上脱下的折腾了几次,雨终于不再落下,但风还是有些凉,将外套的帽子扣在头上,保持头部的温暖,以免因为风吹而加重海拔高度引起的头疼。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之地,坐落在阿尔泰的深山密林中,属高山湖泊,湖水主要来自于自奎屯、友谊峰阿尔泰山的最高峰,高4374米)等山的冰川融水以及自然降水,分别从地表和地下泻入喀纳斯湖。
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喀纳斯展现的不仅是现在,还记载着六亿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地址史书。六亿年的时间,喀纳斯湖经历过多次冰川活动,湖两侧的高山和河谷中,留下了诸如“U” 谷、古冰斗、冰碛垄等古冰川地貌的遗迹。山体两侧的岩石呈灰绿色,地址学上称其为震旦系至寒武系的喀纳斯群砂岩、粉砂岩。这些岩石的形成时间距今约六亿年,本是古海岸的水下斜坡上堆积的泥沙物质,在漫长的地址时期里,被层层叠叠的埋藏、压实。随着地壳的上升,这些岩石由深深的海底露出地表,并隆起成为高崇的山脉,角度也由原来的水平变为倾斜。
渐渐的接近了位于哈拉开特(蒙古语意为骆驼峰)山顶上的观鱼亭,木结构的亭子顶部插了四只翅膀,是一只会飞的鱼,随时准备好起飞。亭子上的窗是镂空的,雕着嘴对嘴的两条鱼,上下两扇窗间以四只两两相对的飞鸟相间,不知道是不是古人留下的文物中常见的朱鹮。在亭子里围,意外地发现设计单位是深圳市中外园林设计有限公司,知道深圳人能干,但其手伸得如此之长之远,是事先没有料到的。
观鱼亭处的海拔高度为2030米,与湖面的垂直落差有600多米,从其名字可知此处是观察“湖怪”的最佳位置。前来观鱼亭参观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像我们一样乘车到山腰,然后登上这1000阶台阶,属劳逸结合的方法;其二是从湖的出水口处沿着石阶盘旋而上,于体力于时间都是巨大的考验。
此时的观鱼亭,停留了大批的游客,举着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将喀纳斯湖四分之三的美景纷纷收入镜头。湖面平静而光滑,不见湖怪的身影跃起。湖的四周原始林木密布相叠,翠峦倒映,湖水蜿蜒,在这丰润的森林河谷间缓缓流淌。山色草色木色水色,在光影的流转中变幻着鲜活的色彩,简洁、纯粹、美丽得如同童话世界。
既然可以从湖边走上观鱼亭,自然也可以从观鱼亭一路走到湖边,在湖边徜徉漫步,将会是人生中多么的风光、多么的浪漫的事情啊!钻研前辈们的路书,驴友中不乏徒步之人,分成ABC等多条线路。只是不知道万一水怪爬上来,会不会有被吞没的生命危险。既然是乘车上山,自然不是乘车下山。
沿石头台阶信步而下,脚步异常轻松,除了下山的原因,还有心情愉悦的原因。小路两边,是鲜花的海洋、色彩的森林。因为海拔较高,盛夏时节,别处的野花已经纷纷谢场了,这里却正逢晚来的春季。春季里百花香,黄的、白的、粉的、紫的、橙的、红的花朵竞相吐艳,为大地穿上了美丽的花衣裳。乱花渐欲迷人眼,最让人炫目的,当属柳蓝了,粉紫色的花朵上下左右相叠,高出其他植物之上,一串串的在风中招摇,招摇着现在,也招摇着未来,期待的未来,美好的未来。
黄色的花儿最大胆,最热烈,用简单纯洁的色彩,将势力范围扩大到石阶上,于是只需轻轻蹲下,便可将其温柔地拥入怀中。抱得花儿归,不仅仅是男人的贪婪和欲望。
有当地人在卖野生草莓,装在矿泉水瓶里,只有指甲盖大小,颜色没有家养的鲜艳,入口味道甘甜。
虽然工作人员不时在提醒,还是有人忍耐不住冲动,尤其是美女,自以为体态轻盈,趁人不备之时,悄然穿梭于花丛之中。众多娇嫩柔软可爱的生命,就这样被坚硬的鞋底无情地零落成泥辗做尘,黄的绿的惨淡成丑陋的小径。丑行终归上不得台面,被工作人员怒斥的蠢女人,虽然夹起了尾巴,却无处隐藏那一脸的无耻厚颜。人生过了几十载,突然就理解了人要脸树要皮的精髓所在。
相比之下,同行的英国留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珍爱已经超越了凡人的境界,不仅本人绝对不踩任何花草树木,还不时对其母的超标行为进行严厉制止。
乘车回返,正值出景区的高峰期,好不容易挤上了一辆相对有空隙的车。经过神仙湾。透过车窗,看喀纳斯河水在这一处沼泽浅滩中平缓前行,森林和草地将清澈的河水切割成一块块似断似连的小岛。日暮时分,夕阳在水面上跳跃,闪着细碎的光片,像仙女沐浴后遗落在人间的粒粒珍珠。此时天气晴朗,能见度故然好,却缺失了云雾缭绕时如临仙境的胜景。
到了月亮湾,虽然挤车困难,还是在我的坚持下集体下了车。原本静谧的月亮湾,挤满了喧嚣的人群,拿着我的枪炮,横冲直撞,杀出一条血路,得以站在几十米高的盘山道上,清晰地审视月亮湾如何被称为月亮湾。
喀纳斯河水在这里蜿蜒迂回,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河床乐得送人情,顺水推舟,顺势弯曲成“S”状,可不就是半月形的湾吗,正是那一牙初升的月亮落到了这一处葱茏的峡谷里啊!碧草,在河心中占地为王,形成一前一后的两个脚丫,充满了迈行的动感。可是神仙下凡赏景时留下的吗?或者是嫦娥奔月时留下的毅然、坚定和执着?
无论是哪种猜测,月亮湾都以其特有的优美和奇特造型,独树一帜,令游人深深陶醉,对摄影爱好者来说尤其如此。闭着眼睛都能猜得出,随着季节的更迭,时辰的递进,美丽的喀纳斯河水在气候与光线的组合变换中,那一汪水中月、月中水,会是多么的神秘无限,魅力无限,精彩无限。
俯瞰月亮湾,即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在这若即若离的情愫中,其美达到了极致,心头、脑海中,无不刻下了她那摄人心魄、夺目牵魂的美。
再上车,再下车,这一次是卧龙湾。两次转车,与先生同座的,都是一名身材矮胖的年轻男子,见面孔不再陌生,一向健谈的先生便与其攀谈起来。原来此人是个读书狂,30出头,已经是中科院青岛海洋所的正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职对海洋生态进行研究,在science上发表过文章。下车后告知了名姓,一时却想不起,去青岛海洋所的网站寻找多时,还是无果。
夕阳下的卧龙湾,水面开阔,水色洁净,光影恬淡,柔波磷磷,无比的平静与柔和。湾内浅绿色的湖心岛,与河岸两边翠绿的密林交相辉映,宛如一条巨大的卧龙,须爪灵动,在柔和的光线中扬眉起舞。
这一切,就是喀纳斯,美丽的喀纳斯,百闻不如一见的喀纳斯。
在这如画的风景中流连,身边的游人一下子就少了许多。再一次登上大巴,竟有了座位。随着车体的运动,平滑地离开景区。来时路上因为昏睡而错过了观景,回程时睁大了眼睛,透过巨大的车窗,看喀纳斯河水一路相伴。河床比想象中的宽阔,河水清澈,碧如凝脂,纯白无殇。可惜坐的不是靠窗的座位,在我与窗之间,隔着一个中年男人,尽管小女子我频频伸出手臂,抓着相机,在其胸前进行傻瓜式胡乱抢拍,那名男子却依然无动于衷,没有一丝互换座位以行我方便的意思。
就这样离开了喀纳斯,虽然匆忙,却足够震憾。
回到车里,正欲发动,出口处发生了打架事件,一群人围起来殴打一个人,哪方优势哪方劣势显而易见。停车场的保安负有拉架之责,见其不紧不慢,以踱方步的速度前进,不忍血腥,没等他走近就离开了。
原路返回布尔津,七点一刻钟,经过昨日被堵的路段。这一次的运气依然不见好转,又一次被堵。堵车堵出了经验,即成事实后,浦晓小朋友马上利用这个间隙进行酷爱的骑马运动。父亲不放心,紧随其后,用目光进行追随式保护。宁宁姐姐稳重而胆小,她的任务是充当狗仔,进行跟踪拍照。
这一次的堵车时间缩短到半小时,被放行后一路狂奔,风起,沙尘漫天飞扬。两名驾驶员交替上阵,不畏不惧,不卑不亢。昨日参观过的景点一一再现,略过不提。
顺利地回到了布尔津,还在郊外,一看见高楼大厦里惯常的灯火,马上决定入住。走进去才看清楚名字,是苏通假日酒店,四星级,大床房260元一间,开始营业仅一个月的时间。有行李生帮忙运送行李,电梯仅供行李上下,人只能采用脚动的方式通过楼梯自行上下。
走廊里的地毯是大红的底色,洗得干干净净的,布有漂亮的金色花纹,走上去轻轻软软的,使用的原材料一定是地道、上等的新疆羊毛。
进入房间,放下行李,一抬头,视线穿过窗子,落在一方小小的天空中,那有淡粉色的彩云呈瑞。正欲带着家伙外出拍摄,那些娇嫩的色彩忽的就消失不见了。
大家都饿了,先生执意要留在一楼的餐厅就餐,而其他人对平常经常出入的酒店、酒楼不感兴趣,抛下他,开着车子去街上转,试图发现当地风格的小店。沿着苏通假日酒店门前的路直直地开出去,一直开到城市的另外一头,没有收获。再折向左,先是发现了一家位于二楼的砂锅店,就餐环境狭窄,收拾得也不利落,厨师与服务员由一人兼任,卫生与速度都另人堪忧,吓得急忙退了出来。
好饭不怕晚,撤离砂锅店时,发现了隐于角落里的小公鸡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去,空间虽不大,但布局合理,桌椅均采用原木风格,整体环境布置典雅大方。生意也正红火,虽然时间不早了,却坐满了客人。
有一个包间刚好空出来,立刻被饥饿的我们所抢占。既然是小公鸡店,首选的自然是爆炒小公鸡了,除了公鸡外,还可以在香菇、土豆、红薯、油炸馕等众多配菜中选择两种,与鸡肉一起烹炒。选择了面筋和宽粉,满满的盛满了一大只盘子,味道果然好极了,鸡肉嫩滑,用料十足,滋味香辣且鲜美。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感觉以后吃到的大盘鸡,都没有这盘小公鸡好吃。
黄面烤肉也是满满的一大盘,面是黄色的,也是冷的,有朝鲜冷面的光滑和口感。黄面上面置了厚厚的一叠烤肉,显然是刚出炉的,热得烫嘴。如此冷热搭配,非但没有引发不冷不热之嫌,而且冷的更冷,热的更热,相互起到比较和衬托的作用,创意和手艺都妙不可言。可惜胃已经被先端上来的爆炒小公鸡迅速填满,黄面烤肉再诱人,都只以胆浅尝即止。
家常土豆片没完全收紧,留了点儿汤,酸酸甜甜的。土豆片在炒之前先过了油,虽平民化风格明显,却是最可口的一道菜。
回到酒店,已经接近夜里十二点钟了,出行几日来日日如此。在新疆,天黑得晚,作息时间自然也就跟着推后。一直是个认真的、守规矩的人,时间再晚,也要坚持着完成记日志、导照片两项功课,然后才能安心地把自己交给床。
这一天,是此次新疆之行塞得最满的一天,也是最精彩的一天。无论是禾木的宁静,还是喀纳斯的神秘,都留下了温馨、恬淡、美好、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