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星期一,香格里拉-松赞林寺-纳帕海-尼西-奔子栏-金沙江大拐弯-德钦-飞来寺,行程190公里
约定的集合时间是八点钟,还不到七点就起床了,以为早起的鸟儿有食吃,下楼后却发现其他三辆车都比我们更早地飞得踪影全无。
将车子驶出酒店,出大门向左转,试图找点能吃的东西。昨晚林立的灯火通明的餐馆,全部紧紧地关着大门,仅提供闭门羹这一道菜。只好转到主街上,眼眼鼻子嘴巴等各路感官均对食物超级敏感的先生,看见一条巷道里的店铺冒着热气,赶忙急打舵,原来又是一家东北店。按东北人的习惯,早餐很丰盛,有狗不理(墙上挂着一幅张贴板,上面详细地解说着“狗不理”名字的来由)、饺子、混沌、稀饭、米线等,各取所需。先生吞下一屉包子、一屉饺子和一碗绿豆稀饭,才算是填饱了他那浑圆的肚子。小宽点了一碗米线,上面洒着厚厚的一层肉沫,吃前淋上点米醋,看起来足够美味。而我只喝了一碗南瓜稀饭,因为昨天的晚餐还未消化完毕。
回到酒店门口,等着散落的各路人马一一归来。然后相继尾随出发,去往五公里外的松赞林寺。到了景区停车场,却并未见到寺庙的影子,原来眼前崭新豪华的这几栋建筑,是专门用于购票的。票价成人85元,儿童55元,你认为值,也就值了。小雨中换乘景区提供的大巴车,一路开上山去。
车上配有讲解员,是一个藏族男子,说得一口带着藏味的汉语普通话。行驶的车中,讲到了藏族人死亡后的五种葬法,即天葬、水葬、土葬、火葬和塔葬。天葬多用于葬亡于秋冬季的人,人死后,先停尸数日,然后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送葬的地点,各地都有固定位置的天葬场。出殡的时间一般都很早,由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台。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鹰见到烟火,就会在天葬场周围主动聚集。天葬师将尸体的衣服剥去,按一定的程序肢解,将肉与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后与糌粑搅拌,肉则切成小块。完工后吹响哨声,鹫鹰即飞过来,先骨后肉,顺序喂食,直到吞食净尽再无残留。吃饱后的鹫鹰,振翅飞上天空,死者的灵魂即随之升了天。而水葬多用于葬亡于春夏季的人,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亡去的人,基本上是没积德的,多为凶亡者或者传染病亡者等非正常死亡的人。水葬也有固定的场所,多设在江河的急流处,将尸体屈肢捆扎,胸前缚石沉水,或者用利斧断尸108块后投水喂鱼,所以藏族人从不吃鱼。因为水往低处、地下流,所以这样葬法的人,多半下地狱去了。讲到死人,不论是哪种葬法,都多多少少的毛孔炸起,幸好是白天,要是晚上可就惨了。
近了寺庙,沿山坡修有很多间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的僧舍,共380间。而寺里现有僧人980人,这些僧舍是他们的家人出资为其兴建的,视家里的经济实力强弱,有的简陋有的豪华,有的一人独处,有的多名僧人合住。这座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松赞林寺,就位于这些僧舍这上。远远地望过去,扎仓、吉康两座主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而多彩的鎏金铜瓦,熠熠放光,要是大晴天,应该会晃得人更加的睁不开眼睛吧。
进了噶丹松赞林寺景区的大门,朱红的门廊里,抱着朱红的柱子发呆的,就是我。那些颜色太过鲜艳,摄人魂魄的美,无法抗拒,不能自拔。穿过四大护法的警戒,沿着僧舍间的砖石巷道,向上的脚步,有些气喘和艰难。不时停下来回头望,雾气从山边浅浅的水塘里升起,弥漫的云雾使视线止于山下,望不到更远的山那边。
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筑有椭圆形的城垣,僧院依山势层层叠叠着向上。公元1674年,五世达赖奏请康熙皇帝批准后,开始选址修建这座“噶丹·松赞林”。“噶丹”是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噶丹寺之义;“松赞”即天界三神游戏场所――帝释、猛利和娄宿三种层次形成的三天堂,即三十三天;而“林”,即寺。
好不容易爬到至高处,见去往主殿的人多,就沿着殿后的泥泞小路信步。山坡上,有白色的四个大字“松赞林寺”,汉字上面是藏文,不知系由什么材料所绘制,也许是石块?主殿后的门口,聚集着一群僧人,闲来无事的有说有笑,暗红的僧袍一旦进入相机,就变得鲜艳了许多。而几个个头年龄参差不齐的少年儿童小僧,闲着也是闲着,索性抓了棍棒,啍啍哈哈地打斗起来,若能长此以往,必将成为一代知名武僧。一辆轿车的后备箱开了,小僧人放下手中的棍棒拥过去,我也好奇地凑上前去,瞄上一眼,原来平凡的后备箱里一片金色,是佛像等佛家物什。
移步去往威严华美、坐北朝南的扎仓、吉康两大主殿,跟着一个导游偷听其讲解。大寺为五层藏式雕楼建筑,主殿上层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采用藏式风格的同时,兼顾了汉式寺庙的建筑风格。下层大殿有108根佛家吉祥数字的柱楹,可容纳1600名僧人同时趺座念经。左右墙壁是放置藏经的“万卷橱”,正殿前座供奉着五世达赖的铜像,其后排列着著名高僧的遗体灵塔。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的铜像。中层有八间拉康,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顶层正楼特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赖、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万年灯、法器等传世宝贝。
这些都是听导游在讲,并没一一看到实物。而我眼中所见,是主康殿正中高大的金身释迦牟尼佛像,怎是“富丽堂皇”、“金壁辉煌”等词语可以形容的。而面目狰狞的护法神蒙着眼睛,目的有二:一是不想因为自己的狰狞面目而吓到别人,二是不想看到世间种种不堪入目的事情。两侧墙上的壁画雕饰,色彩鲜艳,笔法细腻,精美琳琅,佛光充溢。内容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彰显佛法的深固,诠释佛经的丰富内涵,响彻佛普渡众生的布道,荟萃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
主殿旁巨大的转经筒,在游人的推动下,吱吱扎扎地转个不停。而转经人的心,却不知所想。也许是仓促得还未准备好,也许是不能泄露的心事,也许是明明知道结果的不作为。
1936年夏,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长征经过香格里拉。贺龙、萧克等亲临松赞林寺,拜访了活佛和喇嘛,并题赠“兴盛番族”锦幛一幅(现存中国军事博物馆)。松赞林寺也为红军筹粮两万多斤,还派出僧侣当向导,支持红军北上抗日。
下山的脚步,依然缓慢。靠在土黄色的墙壁上,拿捏不准合适的表情。石阶中间再停步回望,是高高在上的殿堂庙宇,和层叠的墙垣。挎着我的D700,拍出黑乎乎的一幅幅,堆积着一层层的盲然和失望。台阶中央停步的中年男子,脖子上挂着的,赫然也是D700,而被拍的妻子和儿子,总是他眼中明亮的色彩。上前无知地讨教,简单地几句,推荐A档的功用。转身立即调到A档,试了试,还是出不来效果。
下到山脚,性急的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慢性子的人还拖拖拉拉磨蹭着。对僧舍上的窗好奇,对屋角上的灯好奇,对院中走进走出的僧人好奇,对推开院门的藏族妇女更好奇。这一遭游览之后,感觉拥有小布达拉之称的松赞林寺,果然名不虚传,实力非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座寺庙定会越来越奢华。
导航显示,十公里之外即是纳帕海景区。按其指引的方向一路开过去,果然看到了标有“纳帕海”字样的石堆,却并不见海。被告知交出三十元的门票款后,即可停下车子进入景区,然后换做骑马,再跑上四十分钟后,就可以见到纳帕海了。望着阴沉沉天气,淋着细密的小雨,不知道该如何在雨中骑马,也不知道雨中的视线能望出去多远。所以,纳帕海,还未近身,却已说再见。
赶路的过程中,车子爬到了半山腰,雨很是识实务,已然停住。和其他游人一样,于观景台处停下车,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就在高处看到了美丽的纳帕海。山裹着云雾的衣裳,倒映在水中。如毡般平整的草地上,牛羊在吃着鲜美的嫩草。静谧的民居,坐落在山脚下、湖水边、碧绿丛中。对这样的美景,任尔东西南北左看右看,百看千看万看不倦。
而人类总是太过贪婪。见到贴近海子周围,修有一条平整的柏油马路,就开始琢磨近前的办法。二号车很肯定,说调转车头转下去就是了。于是驱车兴冲冲地前往,果然如此。下到湖边,停车驻足,这此看似比他人高明的举措庆贺,却高兴得太早了点儿,乐极生悲。听到山坡上哗啦啦石块滚落的声音,两个小伙子脚踏碎石从天而降,果然是收费的到了。原本的景区费用是人头三十元,无聊金口一开,就变成了车头五十元,当即付了现金,换来任行任转的许可。
就这样贴近了海子,贴近了圣境,贴近了美。这一湾浅浅的纳帕海,水静得不起丝毫波澜。映在水中的是山的倒影,飘舞在山间的是仙鹤一样悠闲自由的云。无聊第二次实时展开了磨坊的队旗,记录下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瞬间。因为不时滴落的雨,草地上还是湿漉漉的,很容易就打湿了鞋子。小宽才不在意鞋子的问题呢,执着地走向那些正在吃草的牛,以示友好,没想到牛却太害羞,试图绕开小宽的追逐。于是小宽追牛,牛躲小宽,人与牛一起绕着圈圈,仿佛在玩一场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游戏的最后,证明人的实力有限,而牛的坚持是无敌的。
亲近够了,绕海行驶。海的转角处,路的右边,有一块用篱笆围起来的草地。说它是草地,其实已经失去了草地原本的绿色,取而代之的,是云霞一般灿烂燃烧着的花朵。粉得发紫的串串花朵,密不透风地纵情绽放,只需一眼,人已经酩酊大醉了,酒醉不知归路。而黄色的小花,零零星星地散布,像点点繁星,成了酒后的小餐。踩着他人的脚印,小心奕奕地溜进去,醉卧花丛中。花儿无香,却胜过有香,心儿在一圈圈地融化,做仙女的美妙之处,也莫过于此吧。千年中国从古至今,只进行过一次真正的选美,沉鱼落雁羞花闭月之貌的美女,为什么只能有四个呢?草地里晾晒干草用的木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超有形,用新新人类的说法,是酷毙了,帅呆了,冷眼不屑,笑看俗人在此骚首弄姿。在浪漫得潮湿的花丛中吸收了太多水分,若是再能爬到架子上晒一晒,闭目养养神,接受阳光的亲抚……嗯,没有这么恶心人的,打住打住。
绕着海子继续行驶,柏油路面结束了,沙石路取而代之。后面的车主不想继续前行,于是调转车头。调头的地方,是几种正处于改扩建过程中的民居,有的房子已经成形,实木窗楣上的雕刻也已经完成,只剩下安玻璃、刷油漆这样的碎活了。有的则还未开始动工,院子里还横躺着若干棵粗壮的去皮原木,是再好不过的建材,也是昂贵的、再生周期较长的建材。难道对藏民的一系列宽松民族政策中,也包括砍伐树木建造房屋这一项不成?
两头耗牛在浅水中向前走,后面拖着什么,若有若无。远远地看不清楚,而后面跟着的人,合在一起,动作颇像是在犁地。而这片水,明明是海子,能耕种什么呢?难道只是播洒希望吗?
岸边的草里,两只散养的猪,以嘴拱地,正撒着欢儿。而两只乌鸦,也停在草地上觅着食物,同样不慌不忙、悠然自得。大家互不干扰,相得益彰。已经多次发现,原来猪是可以不用圈来养的。终日闲庭信步、信马由缰、天马行空的猪,肉一定是绿色的,更鲜美,更健康。
驶离纳帕海的过程,恋恋不舍的张望,贪婪地频频按下快门,铭记下这片刻骨铭心的海。韩红的歌中,明明却说,让我们忘了那片海……不是落难的鱼儿,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何必要相忘于江湖,而江湖,岂是有记忆的人能够忘却的?还是前日看过的电影《东邪西素》中张国荣的那句台词说得实在: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我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
近午时分,来到了尼西乡。路边有很多饭庄,家家的招牌中都写着供应土鸡,一百元一只。因为前来就餐的食客没有规律,所以每只土鸡都要现杀,现煮。为了节省时间,决定吃点快熟的米粉了事。没想到米粉也不能管够,大大小小十五个人,只煮得出八大碗。虽然平均每家有两碗,还是谦虚地让给了其他家庭,三个人只分吃了一碗多一点点。眼见着食量惊人的先生是没吃饱,回到车里,立即给他补充了一只鸡腿,还有从从老家带回来的一枚咸鸭蛋。
由香格里拉尼西汤堆村的一种红土而制成的尼西的黑陶,近年来是越来越有名了。路边有几家挂名“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责任公司”经销部的黑陶店,店里及路边摆放着一排排黝黑的坛坛罐罐。这些罐罐不是简单的浑圆,而是各具造型,上面还雕刻着龙、鱼、鸟、牛、花儿、波浪等图案。最常见的黑陶器分为上下两层,下面应该是放置炭火的,热气从下来升上来,刚好烤到上层罐的底部,就完成了加热的过程。黑陶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锰等多种元素,如果上面的罐是用来煲汤的,岂不是增加了更多的营养,天生善长煲汤的广东人一旦发现了它的妙处,定当供不应求。也有用黑陶做成的温酒器、砂锅和夜壶。就餐的这家店里,灶火正中安放着的,正是黑陶罐,土鸡的香味正从罐中飘出来。如果不是行程刚刚开始,我会搬一只带回深圳的。
一块造型别致的水泥板上,介绍了一个新名词――社会林业项目。到底什么是社会林业项目呢?心生好奇,特摘录如下:“社会林业是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态范围内,由当地人民自主或直接参与植树造林及管理、经营森林资源。按照森林生态系统规律和森林社会系统协助发展规律,力求获得可持续的最大生产力及最大效益。以达到永续地、最适度地满足当地人民的多种需求,持久地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林业开发活动。”接下来是项目的组成:苹果基地1000亩,华山调用材林基地1500亩,封山育林2.2万亩,共计15公里的引水管道、灌渠。最下面是项目建设期限:1996年12月――1998年12月。看来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就如今的社会生产力来说,效果应该是早就达到了的。
一个老人家坐在家门处的竹椅上,脸上长满了老人斑,手中拿着一串蓝宝石的念珠,渡着她漫长人生中的残留岁月。
路过香格里拉大峡谷,湍急的金沙江水黄得简直就是黄河水。横跨江面的水泥桥修好了,旧的铁链桥就成了废弃之物。旧桥的名字为“伏龙桥”,横在桥面上的铁梁已经锈迹斑斑,刻在桥头石墙上的这段话“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带思绪回到那个似曾相识的年代。悉日热热闹闹,如今人迹罕至的石堆上,开着一丛丛淡淡的小花儿,自然惹得花痴上前,或立或坐,留下片片温度和温存。
还未到奔子栏,先远远地见到了修建在西岸半山腰上的房屋。头仰青山,俯瞰江水,奔子栏人从不必盲目地外出旅行,因为家就在五A级景区,呼吸的是最具负离子的空气,吃的是没有污染的食物,过的是神仙才有的日子。奔子栏的位置独特,在它以上的金沙江水怒涛滚滚,汹涌奔流,而在它以下的一段江面则豁然开阔,江水平静。正因为如此,从古到今,奔子栏注定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滇藏“茶马古道”上有名的古渡口。
行进在奔子栏的街道上,却不幸遭遇了塞车事件。起因在于集市,停靠的车多了,可供通行的就只剩下中间的一条单行路。对面的大货车从上面直冲下来,几台小车只能屁滚尿流地后撤让路。趁着塞车的乱子,跑下去买了几串老家院子里种植成荫的那种葡萄,小小的紫色颗粒,酸酸的味道,陪伴了我整个的童年。而先生和小宽因为没有相同回忆所产生的共鸣,所以不买我的账,不捧场。一赌气,就一个人吃,一口气就吃了一大串。
过了奔子栏,见到路边有观景台,不知道在此观的是什么景,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一起停车。刚刚雨过,阳光从渐薄的云缝间穿透出来,25度的气温不冷不热。将其他几串葡萄分发给团友,漫不经心地,就看到了围绕着日锥峰画了一个“Ω”字形的金沙江大拐弯。乍一见,被这大自然的瑰丽奇景惊得血液片刻凝固,忘了呼吸,头脑一片空白。如果用姑娘来比喻金沙江,那么当爱情被阻挡的时候,她会汹涌咆哮;而在这柔情的日锥峰下,她是缠绵的,与风、与光一起恬淡的起舞吟唱。二号车说起去年的行程中没有亲见的遗憾,而正是因为遗憾,才有了今日相见的加倍喜悦。
脚下的观景台还处于修建中,完工后,可以沿着栈道一路走到金沙江边。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是做得越来越细了,而最初最原始的景色,将会越来越难以寻觅。
进入隶属于横断山脉中段的白马雪山的大门,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气温长跟着在骤降,感觉身上冷嗖嗖的。海拔也在不断上升,至说拉拉卡丫口时,达到了4000米。而到了“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志处,海拔则升至4290米。雨中下车拍照,呼吸急促,步履维艰。而三三两两的青年,身上披着防水衣,带着简易而必需的几件行李,踩着单身的韵律,坚定地奔向布达拉宫。而另外一个不知来自何方的旅行团的游客,不分男女,个个身披过膝的红色羽绒服,如从另外一个尘界翻下来的幽灵。
属横断山脉的巍峨的云岭,群峰连绵,白雪皑皑,远眺终年积雪的主峰,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因而得名“白马雪山”。去年的河南洛阳之行参观了白马寺,今年的旅程中又踏过了白马雪山。白马,在纯真少女的心中,总是与又有相貌又有财富的王子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徐娘半老,岁月的长河携得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向往一切美好事物的心灵,还是清纯如初。
路边山体上的植被,呈明显的自然垂直景观带分布。海拔低于2300米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是疏林灌丛草坡带,生境干旱,植被稀疏;海拔3000-3200米的云雾山带上,则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林;海拔到了3200-4000米,地势高峻而冷凉,分布着亚高山时暗针叶林带,主要由长苞冷杉、苍山冷杉等多种冷杉组成,是滇金丝猴的常年栖息之所;海拔40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带、流石滩稀疏植被带;海拔5000米以上时,为高山冰雪带。正在经过的海拔高度,应为丛林茂盛之所,山坡上却只见一片片被砍伐过的树桩,忧伤地向身边的野草和野花述说着曾经辉煌鼎盛的过往。而金丝猴和冰雪,都是因为难得而可贵,而存于向往和期待中。
雨中的路程,路面湿滑,行得小心奕奕,行得艰难。一直是2号车带头开路,渐渐的升入云里。不时看到白花花的瀑布,紧闭车窗依然听得到水流湍急的声响。而裸露的山体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山洞,供自然界的生灵在需要时使用,谁看见了,谁强硬,便是谁的,产权的问题还真是不能调以轻心。沿路面向上的山坡上,显然是人为修建的台阶,铺着红地毯,一定是作为朝拜之用。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一定得学会爬山,于是山羊、驴子、牛都响应号召,熟练地掌握了爬山的要领,为了吃上几口草,不惜攀山岩走峭壁,武功盖世。中国移动的工作做得很到位,随处可见其信号塔。手机中有两个号码,常常是中国移动的号码信号满格,而中国电信的号码则一格信号都没有。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三月份申请了几个中国电信的号码,真是一时糊涂,怪只怪考察工作做得太肤浅。
有时候,眼见山体上的落石滚落,不知道哪块石头什么时候落下来,不知道行驶中的车子会不会中彩,绝对现场版的惊险刺激。明明知道有车掉队,却不敢停下来,只能硬着头皮向前滑行。作为尾车,走在队伍的最后,眼看着前面的三辆车一一涉过路面上的积水,水没过了车门,心惊肉跳的捏着汗。
曲折而紧张的行程,让4号车的副驾驶身体颇为不适,需不时停车呕吐,所以远远地落在了后面。五姐也有意同行进蒇,却因为手头事务繁忙没能成行,看到4号车副驾的状况,想到体弱的五姐,如果她同行,也会是一样的狼狈。经过一座村庄时,路面有一小段积水,走在前面的三台车相继快速通过,而落在后面的4号车却被对而的来车堵住了去路。很明显是当地人在欺生,在围观的藏民的起哄和问责声中,被逼得一退再退,直到对面的车子全部走光,才被许可穿过了那处积水,追上队伍。藏民嘲笑,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汉人,没事就应该好好在家呆着,不要跑到别人的家门口来,惹得人心烦。看来各民族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得多。
梅里十三白塔观景台处停车,远处就是梅里雪山,却因为小雨,十三太子峰全部隐藏在雾气中,看不到一座山峰的影子。如果是晴天,从这里可以最佳角度观赏梅里雪山全景。不过看不见也没关系,回想这一天之中,已经有过数次的震撼,震撼于那些从未见过的景色,从未感受过的神奇。祖国的河山实在是大好,探索的脚步只要不停止,就总会有缘相见的。还是关注于眼前这一字排开的如仪仗队般的十三座白塔吧,看着它们,就当是看见了梅里,看见了十三太子峰。白色的塔座,看似平滑,实则印着浅浅的本色花纹,将相机的快门调了又调,才算是将这些花纹照清楚了。
晚上七点钟,到了滇、川、藏三省(区)结合处的德钦。整个县城的建筑都集中在一个山洼里,主要居民是藏族,占到了人口总数的80%。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在此并流,雪山、冰川、峡谷、草甸、湖泊和多样性的生物,构成了德钦绮丽的自然景观,而神秘奇异的宗教文化、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别开生面的习俗礼仪、优美和谐的音乐舞蹈、独特的饮食风味等等,共同绘成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的藏民族风情画,使德钦成为七彩云南旅游皇冠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而行程中的德钦县城,只是走过路过。没有停车,直接赶向飞来寺。初听飞来寺,以为只是一坐可以修行、可以参观的寺庙,没想到这里却集中着一个村镇。公路两边,都是新近兴建的宾馆酒店。按无聊前辈的旨意,最好住在有观景台的宾馆,这样明天早上就可以很方便地观看梅里雪山的日出了。踩着雨中分外泥泞的街道,考察了几家宾馆,本人虽然比较中意有露台的神山酒店,但最后还是服从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住在了第一家凤辉酒店,因为店家将标准间的价格从最初的120元降到了80元。说是酒店,其实就是当地村民自行兴建经营的,离真正意义上的酒店还差一些,不过配备也蛮齐全的,卫生条件也不错,有餐厅供餐,还有热水可以洗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距离公共观景台还有一小段距离。不过看今晚的天气,估计明天早上看到日出的机会很是渺茫。
停车后,从地面可以直接走进酒店的前台,却是整个楼房的四楼位置,因为建筑是修在地势起伏的坡上。房间在五楼,餐厅位于负一楼,从房间挪到餐厅,脑仁阵阵发疼。边往下走,边考虑、犯愁还要爬上来的问题。15个人分坐两桌,每桌点了一份120的土鸡火锅,以弥补午饭的亏欠。土鸡用大盆熬制,里面加了白萝卜和生菜,鸡肉又嫩又鲜,鸡汤也非常美味,不知不觉,就吃了好多。除了鸡锅,还有苦瓜炒鸡蛋、清炒小白菜、炒土豆丝、鱼香肉丝、蒸排骨等几道菜,着实是丰盛的晚餐,也是几天以来荤菜最多的一餐。经未谋面的厨师手中烹制出来的鱼香肉丝,叫做肉片炒木耳片更恰当一些。而蒸排骨里面是放了醋的,和溜炒加酸的效果不一样,不知是因为上得最晚,还是因为口味问题,总之没动几口。
饭后各家派出代表,在酒店的前厅开会。会议由无聊主持,因为明天即将正式进入藏区,前行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家要严格保持队形和安全车距,并时刻摒持整体的观念,很是理解他的苦口婆心。根据四天以来对大家的了解,还进行了包产到户式的分工,2号一家负责餐饮,而我则负责住宿这一块。
这一天走走停停,只行进了不足200公里,却已感觉异常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