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电影–《让子弹飞》、《午夜心跳》

0
    电影兑换券还有几张,眼见要过期,只好继续开展一个人的电影活动。

    事先在网上查了南国影城的电影排期,今天播放的电影只有三部,《非诚勿扰2》已经看过了,只剩下《让子弹飞》和《午夜心跳》两个选择。小宽今天有射击课,会晚些回来,我便有足够的观影时间,于是决定连续消费两张兑换券。
    下午的影城,票价虽然只有夜场的一半,却还是观者廖廖,无需排队等候,空位大把的。又是被广告和预告片挤去了20分钟,子弹才慢慢的飞起来。
    这个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的故事,荒诞而不着边际,虽然姜文和葛优的演技都没得说,我的评价只能是:太扯了。与如此无厘头的滑稽相比,更喜欢冯小刚式的幽默,后者才是将生活中的经历提练浓缩为电影的艺术,让观众感同深受,并为其中的喜怒哀乐而共鸣,欢笑与泪水,都是感悟,都是幸福。
    从子弹现场走出来,心跳已经开始二十分钟了。请工作人员带我进场,边走边意识到这可能是场恐怖电影。工作人员也不确定,说进去后才能给我答案。跟着她向观影厅里走,突然响起的音乐吓得两个人同时一惊,慌乱中搂住她的腰,然后两个人同时大笑。
   《午夜心跳》,看的人则更少,内容也更加荒诞。电影没什么复杂的情节,却一直在宣扬恐怖的情绪。身左身右的观众都是三三两两的,而我是一个人,一听到猛烈的音乐响起,便赶忙闭上眼睛,一直坚强地坚持到电影结束。
    从电影院里走出来,下班高峰期已经结束了,还是乘坐公交车回家。同时上车的,有一名矮胖的中年男子,抱着四五岁大的女儿,觉得面熟,原来三天前看完电影回家时也与他同乘一班公交车。男人应该是同住在桃源居的邻居,总是背着一个鼓鼓的包,装有电脑,也备有女儿的零食和饮料,看来是上班族,并肩负着接女儿回家的任务。
    记得看过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题为《人生就像坐公交车》,上下公交车的乘客,有不同的人生和命运,不同的经历和遭遇,走走停停上上下下间,展开了一个浓缩的社会。几乎每一个初来深圳的打工者,都有过将公交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经历,在拥挤的人流中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时,也便从公交队伍中撤离了。
    2010年,掐着指头算,没剩下几天了。一年又一年,时光的脚步从不停止,不知会将我带向何方。

阅读(2,758)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